图1:BEAM被安装在国际空间站的“宁静”号节点舱上(图片来源:NASA网站)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5月28日报道,国际空间站上的毕格罗可扩展活动太空舱(BEAM)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8日下午4时10分展开至完整尺寸。4时44分,BEAM完成空气加注,加压至国际空间站水平。
自上午9时4分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天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与NASA和毕格罗航天公司的地面团队历时7小时操作,完成了BEAM的展开。在地面人员对舱内压力的监控下,威廉姆斯开启阀门25次,累计耗时2分钟27秒,向BEAM内快速注入空气。每次加注之间留有一定时间,使BEAM稳定地展开。7小时内,BEAM长度至1.7米,直径增加至3.23米。
下午4时34分,威廉姆斯在十分钟内将8罐空气注入BEAM内,使其舱内达到和国际空间站内一样的压强,并完全展开。展开后的BEAM长度达4米,直径3.23米,舱内容量达16立方米。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技术人员将对BEAM展开泄露检查,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完成泄露检查一周后,威廉姆斯将开启BEAM的舱门,并首次进入舱内。BEAM将在国际空间站对接两年,在未来的两年内,航天员将每年进入舱内几次进行例行检查,收集安装在舱内的各探测器数据,测试BEAM在实际太空环境中抗漏气、抗太阳辐射、抗微陨石以及应对极端温度变化的能力。
图2:BRAM展开模拟图(图片来源:NASA网站)
BEAM于4月10日搭乘SpaceX的“龙”货运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并于4月16日由“加拿大”-2机械臂安装至“宁静”号节点舱尾部的装配端口旁。
BEAM由毕格罗航天公司研制,其承压结构由类似于聚芳酯纤维的材料制成,表皮则为一种柔软、可膨胀的材料。BEAM特制的防护层是一层厚厚的纤维状材料,由复杂的材质和布料叠加合成,比目前国际空间站的金属外壳还要重几倍,可以防护微流星与轨道碎片的袭击,毕格罗公司已经为这些材料申请了专利。此前,毕格罗公司在地面的超高速撞击试验证实:即使投掷的弹丸飞行速度达7公里/秒,仍未成功穿透过BEAM的这层防护层。
2013年1月7日,毕格罗航天公司与NASA签署了价值1780万美元的合同,研制BEAM。这将验证适用于未来空间设施的关键技术,确定在全结构载荷和载人的情况下,可充气式太空舱的可居住性和贮存性能。以该结构演示器为开端,验证工作涵盖了先进的系统生活舱、环境控制与生命支持系统(ECLSS)等。主要的技术目标包括:开发、验证并集成轻质、可充气式太空舱段所需的技术;开发、验证、集成自主交会对接所需的技术并授予许可;开发、验证并集成闭合回路生命支持循环系统所需的技术。BEAM的设计宗旨在于占用更少的航天器空间,在扩展后可为太空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大的容量。(张媞媞
予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