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第四次海上回收火箭失败
发布日期:2016-03-07 字体【

图:发射前的“猎鹰”9火箭(图片来源:腾讯太空)

  据腾讯太空3月5日报道,在经历四次推迟后,北京时间3月5日7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3月4日下午6点35分),SpaceX公司成功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在发射过程中再次尝试海上回收猎鹰9号一级火箭。但在返回海面的过程中,火箭没有准确降落在驳船中心,箭体在驳船甲板上硬着陆,海上回收火箭失败。

  此次发射地点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SpaceX在第40号发射台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并事先在卡纳维拉尔角以东650公里的大西洋上停泊了一艘条驳船(海上回收平台)预备火箭着陆。发射约8分钟后,火箭从太空返回大气层降落到驳船上,但尝试软着陆失败。

  此次也是SpaceX公司第四次尝试海上回收火箭,此前三次海上回收的尝试都在最后接近成功时失败。今年1月17日,猎鹰9号第三次尝试在海上平台软着陆,火箭精确着陆在驳船中央且着舰过程很轻柔,但是火箭三号支架没有完成锁定,最终倾覆导致回收失败。

  此前该发射任务推迟了四次,可谓历经波折。第一次推迟是在当地时间2月24日,因为天气原因推迟24小时发射;第二次是在当地时间2月25日,在发射前1分钟因为液氧加注出现问题,SpaceX在网络视频直播中宣布发射终止。第三次是在2月28日,一艘船突然闯入发射危险区,虽然SpaceX派出直升飞机驱离该船,但等到船只离开已超原定发射时间35分钟。火箭因为等待太久导致箭体内液氧贮箱温度升高,产生气泡引发推力不足,发射团队在火箭点火后紧急关机,取消了当天的发射。第四次取消是在3月1日,因为高空出现风切变。

  去年12月21日,SpaceX公司成功实现陆上回收火箭。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载荷发射到太空后,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

  相比较去年12月21日的发射,虽然当时猎鹰9号一级火箭成功软着陆返回地球,但那次发射的卫星轨道高度只有六七百公里,今天的发射要比上次远上50倍。因此这次猎鹰9号火箭在升空后一级工作时间更长,一二级分离时的高度更高、速度也更快,剩余燃料也更少,而且这次是在海上平台软着陆回收,难度相当大。

  火箭回收重复使用将给全球太空商业发射带来革命性变化,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此前SpaceX每次发射费用约6000万美元,其中燃料费用仅20万美元。实现火箭回收技术后,发射价格有望降低一个数量级,每次仅600万美元甚至更低。

  相比较陆上回收,因为驳船甲板面积很小,海上回收对火箭落点精度要求非常高;另外火箭垂直返回海面,对姿态控制要求较高,复杂海况如天气、海浪等也会对火箭着舰稳定产生影响,但海上有陆地回收不具备的优势。各国发射的火箭几乎都是向东飞行,飞行过程中子级火箭分离时运行轨迹都是在斜上方,分离后子级火箭会继续向斜上方飞行一段距离,随后沿抛物线自然落下,其落点位置要比分离时更远离发射场。海上回收使火箭不需要消耗燃料飞回陆地着陆场,直接自然降落即可。驳船提前在海上火箭落点位置停泊等待,火箭可将剩余燃料消耗在最重要的降落减速上,确保着陆成功。

  这次发射是猎鹰9号火箭自2010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22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升级后的第二次发射,携带更多的燃料产生更多的推力,能够将重型卫星送入轨道。本次搭载猎鹰9号火箭升空的SES9通信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归属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卢森堡SES公司。这颗卫星将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并为印度洋上的船员与乘客提供通信服务,该卫星将在2016年中旬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桂林)

信息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