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空天飞机“过渡性试验飞行器”展示(图片来源:ESA网站)
【本站综合报道】欧洲航天局(ESA)计划在2月11日使用“织女星”火箭发射欧洲无人空天飞机“过渡性试验飞行器”(IXV),为未来飞行器测试再入大气层技术。
任务推迟原因 此次发射原计划在2014年11月18日进行,但法国航天局要求对此次任务进行安全评审,因为该火箭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后的轨迹飞行可能会对公众造成危险。10月23日,发射任务推迟。在过去的任务中,“织女星”火箭向北发射,将卫星送往高倾角极地轨道。而在IXV任务中,“织女星”火箭将向东发射,法属圭亚那海岸线的几何结构意味着它在发射过程的第一阶段将飞越陆地上空。官员称已经轻微调整火箭发射的飞行轨迹以排除安全隐患。
IXV空天飞机简介 IXV空天飞机和“织女星”火箭项目在意大利领导下由ESA管理,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是IXV的建造商。
IXV重约2吨。IXV项目经理称,技术人员将在1月19日这一周为IXV加注联氨推进剂。1月底,IXV飞行器将安装到“织女星”火箭的有效载荷连接适配器上,并密封在火箭头部的整流罩内。随后,工作人员将把IXV复合体运送至“织女星”火箭发射设施并安放在火箭顶部,在2月初对其进行最后测试。
“织女星”火箭简介 “织女星”为4级火箭,在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台组装,火箭第一级使用P80固体燃料发动机;第二级和第三级也采用固体燃料,第四级为乌克兰建造的联氨燃料级,该火箭已在10月中旬完成组装。当安放IXV复合体后,“织女星”火箭高度将达98英尺(约29.87米)。
飞行试验过程 此次任务将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月11日上午8点开始,预计有两个小时的发射窗口。IXV从起飞到溅落的飞行时间将持续100分钟。IXV在发射时将沿着弧形的亚轨道路径飞行,整流罩在到达320千米高度时打开并投放该空天飞机。IXV将升至420千米的最大高度。
IXV的小型火箭推进器和两个安装在尾部的气动襟翼将控制其降落过程。IXV将在120千米的高度返回大气层,再入大气层速度为7.5千米/秒,工程师称其轨迹类似于从低地球轨道再入大气层的轨迹。IXV以高超声速滑翔穿过大气层并测试欧洲新型再入技术,在降落伞展开后减速下降,最终溅落在太平洋。意大利Nos Aries号舰将回收该空天飞机,并带其返回欧洲以检查热防护系统、结构和内部部件。
试验目的 此次任务将为欧洲提供重要的飞行数据,从而为未来运输系统研发系统和先进技术。根据ESA,受控的再入大气层试验将帮助工程师设计未来的再入飞行器,用于探索、微重力研究、对地观测和轨道碎片清除。
ESA气动热力学部门负责人称,IXV此次任务包括许多性能的首次飞行演示验证,如高度先进的热结构,作为控制系统一部分的推进器和襟翼,有300个传感器和红外摄像机用来探测从飞行器头部至尾部襟翼的热量。这些都无法在实验室中以相同方式进行测试。(冯云皓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