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日期:2010-06-11 字体【

 

图片:张福林1..jpg

  五十多年前,在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岸委内瑞拉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位年仅7岁活泼可爱的小孩在屋中玩耍,慈爱的母亲坐在孩子旁边,百无聊赖地浏览着一张当地的报纸。轻快的音乐声回荡在这对母子周围,为原本就和谐的家庭氛围更加增添了几许欢快。

  母亲有意无意地一边看着报纸一边读给玩耍着的孩子听,报纸的内容大多和以往类似,似乎都是“新闻”,但又充满着很多程式化的东西。此时,母亲在国际版块发现了这样一条新闻: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母亲觉得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虽然好像与自己无关,但还是莫名地兴奋了起来。母亲叫过正玩在兴头上的儿子,说:“孩子,天上又多了一颗星星,而且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懵懂的小孩并不能完全理解这颗特殊“星星”的含义,但看到母亲一脸的兴奋,他便缠着母亲给他细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母亲耐心地为孩子讲起了人类制造的第一颗卫星”,虽然她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人造卫星。

  就在这种含混加、畅想加猜测的讲解过程中,一个伟大的梦想像初春的种子一样,种植在了这个7岁小男孩的心中。从此以后,他对神奇而神秘的天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幻想,他经常想,如果自己能像那颗“星星”一样亲自“飞”到天上,该有多好。

  29年后,这位小男孩的梦想终于成真。1986年1月中旬,他乘坐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并进行了长达5天的太空实验。他就是第一位美籍华人职业航天员张福林。

炮制太空梦

  祖籍广东宝安的张福林出生在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地亚哥,襁褓中便随父母搬迁到了委内瑞拉,几年后又回到哥斯达黎加。

  小时候的张福林对自然科学异常热爱,在父母的帮助下,他在家自己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平时,大多数孩子们玩耍的项目都是一些简单的儿童游戏,而张福林却经常别有兴趣地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实验”。解剖一些小动物,自己设计安装玩具火箭等等,都是张福林最爱玩的游戏。每当看到孩子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自己的“实验”,俨然一副科学家的样子时,父母就觉得张福林长大以后最有可能走的路就是自然科学探索道路。

图片:张福林2.jpg

  因为动手能力很强,张福林一直是学校的模范学生,凡是与实验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他都学得非常优秀。自从母亲讲述过那条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新闻事件以后,热爱科学实验的张福林就深深地爱上了太空,并且把自己的志向定到了九天之外。人类第一次飞天、第一次出舱、第一次探月,无一不是张福林的重要关注点,他像个追踪器一样时刻追踪着人类的航天动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俄航天动态一次次使他的梦想更加坚定。中学还没有毕业的张福林就有了去美国力争做一名航天员的太空之梦。

50美元的力量

  1967年,中学即将毕业的张福林大胆地向美国航天部门及几位重要航天人士写了几封信,热情而诚挚地表达了自己想让梦想成为现实的想法和决心。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航天专家居然给张福林写了回信,信中说,既然张福林这么热爱自然科学和航天事业,可以选择在科学或工程领域找一份工作,因为要实现上天的梦想并非易事。虽然回信内容与张福林的愿望不合,但是事情本身却更加坚定了张福林要为梦想奋斗的信心,使他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

  时隔一年后,做了两百多天银行交易员的张福林果断地从银行辞职,取出自己仅有的50美元存款,在父亲资助了一张机票后只身北上,投靠已在美国定居的叔父。谁能想到,这一走就走出了世界上第一位美籍华人职业航天员。

  张福林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生活,显得非常艰难,走在大街上经常迷路,因为不会讲英文,出门几乎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现实施加给他的不光是艰难的生活,更有没法交流所带来的孤寂。但是,当时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有可能为他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这就是苏联和美国,而相对出生并成长于美洲大陆的张福林来说,美国更适合他未来的发展。在坚定信念和伟大梦想的支撑下,他开始学习英文,也许是上天眷顾他,抑或是他的梦想和精神给了他最大的动力。仅仅一年后的1969年,勤奋的他考取了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进校攻读机械工程学。就在这一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张福林的梦想再次被激励。大学毕业后,他考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同时研究远程太空探索所必须的核能量,并且一如既往地热情关注着世界航天领域的动向。

  张福林梦想成长之路从50美元开始,就这样一步步接近科学,一步步靠近了航天。

终于“飞”了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张福林获得应用等离子物理和聚变技术博士学位,同时他正式获得了美国国籍。更幸运的是,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招募新航天员。这些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朝张福林袭来,他知道都是因为自己多年坚持梦想执着前进的结果。

图片:张福林在进行太空行走

  张福林随即报名参加了航天员选拔,可当年却没有被录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两年,他再次参加美国航天员选拔并且在四千多名参选者中间脱颖而出,光荣地成了当时美国八十多名职业航天员中唯一的一名华裔航天员。

  1986年1月中旬,张福林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飞入太空,实现了从小就炮制着的伟大梦想。这次飞行,张福林在5天时间里环绕地球80圈,和同伴们一起释放了一颗试验卫星,进行了二十多项太空考察实验,为美国乃至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张福林在天上的优秀表现,被美国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总统里根亲自为他颁发了自由奖章。

  自此,张福林的太空飞行实践经历不断。时至今日,他前后共进行了7次太空飞行之旅,并且随时准备着下一次太空飞行的到来。从美洲一个贫穷国家的普通家庭出生,到成为一名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做出莫大贡献的飞天实践者,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可谁能想到,这个理所当然的成功,只是源于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所以,平凡的人们啊,请坚持你们的美好梦想吧,因为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照出”现实。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