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历史时刻
发布日期:2008-09-20 字体【

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  李继耐

   2003年11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航天功勋奖章”证书。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评价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成就,全面总结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经验,精辟阐述了载人航天精神,明确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宏伟目标和前进方向。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被授予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些都是党和人民给予航天战线全体同志的最高荣誉,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有幸参加了工程的全过程,直接见证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这是毕生的荣耀。

(一)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飞向太空。9时09分48秒,船箭分离,火箭把飞船精确地送入了预定轨道;9时12分,飞船太阳帆板展开;9时42分,各项测量数据表明,飞船已准确入轨,太阳帆板供电正常,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工作稳定,航天员状态良好,船上各分系统的工作均全部正常。
  此时,在现场视察指导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顿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永载史册的难忘时刻!当长征二号F火箭喷射出火焰的一刹那,随着火箭底端强劲的彤彤烈火,随着火箭腾飞的震耳呼啸,我们中国自己的首位航天员,英姿勃发,出征太空!我深信,所有参研参试人员,所有曾经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所有心系这一旷世伟业的中国人,无论他身在何方,无论他从事于哪种工作,都会为这一壮举激情荡漾、热泪盈眶。
  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一项伟大事业。40多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内外大局的战略高度出发,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胆略,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于1992年9月21日,郑重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要披坚执锐、锲而不舍地做下去,他多次深入研制、建设第一线视察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2003年国家最重大的科研实践活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工程高度重视,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把这一任务列入2003年工作要点。2003年1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载人航天工程已进入关键阶段,各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得更加周密,更加扎实,更加稳妥。并多次提出明确指示和要求。2003年9月18日,江泽民主席专门听取了载人首飞准备情况汇报,指示我们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精心组织指挥,确保飞行任务成功,为中华民族争光。9月27日,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施方案,指示我们要以确保航天员安全飞行、顺利返回、健康出舱为主要目标,精心组织好任务各项工作。飞船发射时,胡锦涛总书记和黄菊、吴官正、曹刚川、王刚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闭幕当天,便连夜赶赴发射现场,坐镇指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为航天员壮行。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罗干等22位党和国家、军队领导同志,亲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视察指导。在宣布飞船发射成功后,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勉励大家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圆满完成后续运行和回收任务,不断夺取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新胜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总书记还和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兴致勃勃地走到发射指挥大厅每一位参试人员面前,亲切而热烈地同他们一一握手致贺。这时,人人眼里都浸润着泪花,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二)

  事非经过不知难。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两弹一星”的研制一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也是靠自力更生起步,并在自主创新中发展的。回首前四次无人飞船发射,有坦途,也有坎坷;有喜悦,也有艰辛。早在决策工程立项之初,我们就向党中央立下“争八保九”的军令状: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在1998年,保证在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上天!我们的目标是,神舟号飞船要和俄罗斯现役的 “联盟TM”号飞船总体性能相当,某些方面还要优于后者,可以乘坐3人,飞行7天,特别是要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建设,创造前提和基础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攻克数十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还需要攻克无数道工艺难关。为此,我们的科技专家要付出多少心血,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啊!从工程论证决策开始,就始终主张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要在学习继承和消化、吸收国外现有成熟先进技术的同时,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我们想用7~8年的时间赶上别国用30~40年的时间所走过的路程,任务之艰巨,挑战之严峻,不言而喻。尽管工程各系统做出了最大努力,但到1997年底,整个工程的研制进度还是比“争八”计划慢了将近一个年头!怎么办?英雄的航天人不甘示弱、绝不退让,因为,作为二十一世纪一个航天大国新的象征,这次首飞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航天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最好的实际行动。于是,我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科学安排,一分一秒地向前抢时间。本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短线,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攻克了飞船三舱一段的分离解锁、调姿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回收等五项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提升了火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工程取得快速进展。终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新千年前的1999年11月20日顺利升空,在太空遨游一天后于次日顺利返回。在本次试验中,对飞船的返回控制、再入回收等主要关键技术和多项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工程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进行了验证,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给大家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然而,这也只是载人航天征程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于是,瞄准载人飞行的一系列计划全都上紧了发条,神舟二号飞船发射任务接踵而来。神舟二号飞船虽已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正样飞船。这一次飞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入轨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进一步检验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获取与载人飞行有关的数据和科学实验数据。从根本上讲,神舟二号的发射是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这一次飞行,所有装船产品都是第一次以正样状态上天。然而,神舟二号不负众望,于2001年1月10日成功发射升空,在太空飞行了7天,尽管返回着陆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但通过神舟二号的发射,进一步完善了设计,并解决了产品暴露出的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为以后的飞行试验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三号飞船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也是来之不易、充满艰辛。这次无人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进一步考核全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匹配性,同时,对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和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等功能进行重点考核。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就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插座结构设计上固有缺陷造成的。按照工作要求,穿舱插座既要保证舱段连接时所有信号的导通,也要保证舱段分离时的顺利脱开和舱体的密封性能,要求极为严格,必须下决心彻底解决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四百多人的试验队刚刚进场又要撤场,在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江主席得知了这一情况,明确指示我们,要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彻底解决,切勿抢时间!这对我们无疑是极大的关怀、理解与支持。决策者们毅然决定:神舟三号飞船推迟发射,研制单位对该插座重新设计、重新投产、重新拆换!这个决定带给试验工作者们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就拿拆换来讲,在发射场非常简易的条件下,在飞船内密密麻麻布满电缆和仪器的狭小船舱内进行拆换,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研制试验的工作者们依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飞船船舱内七十七个插座的拆换,保证了使用的一千五百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保证了飞船的质量和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这次试验是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进行的,试验结果最终表明:全系统工作正常,主要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状态一致,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船发射非常关键,江主席对此高度重视,他和吴邦国、曾庆红等中央领导亲临发射现场视察指导,高度称赞航天科技队伍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神舟四号飞船是载人飞行之前的最后一次无人飞船发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进一步考核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和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千方百计确保成功,使之成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前的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这次试验意义非同寻常,如果有任何闪失,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影响,后期计划将被全盘打乱!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执行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任务期间,发射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再加上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持续一周的低温天气。-28℃的严寒,真是名副其实的“滴水成冰”,给发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我们深知,低温发射是极其危险的!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在-2℃的情况下发射的,由于一个O型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导致燃气泄漏,酿成航天飞机爆炸的惨剧,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根据我们所使用的推进剂,我国试验《大纲》规定,低于-20℃时火箭不能发射。此前不久,我们也有一次火箭发射因受低温影响,险些造成失利。我们过去发射的最低温度为-17℃,在目前这样的低温下火箭能不能发射?这对我们来讲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过去没有干过,并不意味着现在不能干,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表明,火箭发射的最低温度还是有“余量”的。气象部门反复进行气象会商,最后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优选了一个较好的时刻。为缩短火箭暴露在严寒大气中时间,部队经过充分演练后,调整了发射程序。为了保证发射塔内温度符合最低要求,还采取了多种保温措施,其中之一是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箭体包裹起来,同时还要不断地吹送热风。为使火箭发射前的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时,才将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这是需要多么精确分工、多么细致操作和多么严密组织的一项艰巨工作!指战员们为了成功,完全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们沉着冷静、高效工作、完美无缺地完成了任务,表现出了极其优良的综合素质和极其崇高的大无畏精神,十分令人钦佩和感动!这些看似“土”的办法果然奏效,火箭于2002年12月30日胜利腾空,为2003年的元旦献上了一份厚礼。飞船于1月5日安全返回,完成了所有预定的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当时,我望着包裹着“棉衣”的火箭箭体,不由想起了孟郊的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凝结着所有参试人员心血的神舟四号飞船,多么像备受慈母呵护的远航游子!
  这次发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给予了特殊的关切,以各种方式对参研参试人员表示慰问,并给予极大鼓励。

(四)

  经过了艰难的四次无人飞船试验,我们进入了举国翘首企盼的载人航天飞行阶段!所有的人都等待着一个没有争议的结果:绝对成功!尽管“绝对成功”在哲学上是讲不通的,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一次,必须做到!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2003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秋: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不幸殉职;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号飞船返回时出现故障,偏离预定着陆区域400多公里;8月22日,巴西火箭在阿尔坎塔拉发射基地发射台上爆炸,21名航天同行当场遇难!我们就是在国际航天事业屡遭挫折的严峻形势下,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为了确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同志,坚持发扬团结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攀登,经过11年锲而不舍的刻苦攻关和顽强拼搏,取得了显赫的战绩:夺取了首次无人试验飞船、第一艘正样飞船飞行的圆满成功,又连续成功进行了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两艘与载人飞行状态基本一致的飞船飞行试验。这一切,都是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一战,是对11年来研制试验的最终检验,是中国科技专家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光荣时刻!“千年等一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参研参试人员,都怀着一种非常崇高、非常神圣、非常光荣、非常自豪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大漠深处的发射场到茫茫草原中的回收区;从大洋之中的测量船到大陆上星罗棋布的测控站,所有航天人都发出了庄严的誓言,决心以扎实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试验大队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给航天员的信中这样写道:“请相信,500颗心与您心心相连,500颗心将伴您遨游太空;请放心,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实践庄严的承诺:确保神箭入轨,确保神舟正常运行,确保您安全返回!”为了确保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绝对成功”,我们本着“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要求和“安全至上,可靠第一”的原则,“严、慎、细、实”地工作,始终把可靠性、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而保证可靠性、安全性唯一的办法,就是保质量。“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不出任何问题,工程上下再次掀起了一场“整风运动”,对关键件、重要件的生产把关更是严上加严,哪怕有一丁点儿缺陷,都是不能够“上阵”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产品质量也是如此,只有严格的管理、严格的控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坚持从源头抓起,优选元器件、原材料,加强关键件、重要件的生产把关;坚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预防为主,提高测试覆盖率,严查不可测项目,要求零缺陷管理,全过程控制;坚持实行对质量问题归零的专家评审制度,不留任何疑点和隐患;坚持严格按照工程化要求进行软件研制,解决了过去多次试验存在的“瓶颈”问题。为防止单点意外失效,对一些关键部位的设计还采取了“冗余”措施,也就是说,有的元器件、零部件或单项仪器在工作过程中如一旦失效,还“备用”了一件或者两件同样的部件“顶替”,以保证工作正常。由于采取了这样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弥补了产品本身的缺陷,我们把质量风险降到了最低限度,这在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的研制中是很难做到的!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经常这样想,我们的国力有限,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进行载人飞行之前,可以发射近十次,甚至十多次无人试验飞船。我们只进行了四次无人飞行试验就要实施载人首飞,真担心会出现什么预想不到的情况。唐代名相魏征有一句名言:“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说的就是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指挥部的同志认真搜集、整理和研究了国外载人航天试验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种种故障与失败的资料,以及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世界载人航天发射已经是240多次了,不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付出过极其惨重的代价!1967年1月27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阿波罗4号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因舱内的一条导线短路,一颗电火花引燃了舱内的纯氧和塑料制品,短短的几十秒钟,3名航天员就被烧焦在舱内。1967年4月,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一号飞船在返回地面时,因出现故障降落伞未能打开,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科马罗夫不幸遇难。更让中国航天人刻骨铭心的是,1992年3月22日,一颗比米粒还小的铝质多余物,竟使我们的“长征二号”捆绑火箭点火后不能起飞。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我们立即跟踪进行研究。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主要原因是人为的疏忽大意,是安全管理和技术支持不到位所致。这一切都再次警示我们:载人航天系统极为复杂,技术极为密集,要求极为严格,有极大的风险性,确保安全是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事!对此,认识必须到位,工作必须到位,措施必须到位,管理必须到位,技术必须到位,绝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麻痹。我们的运载火箭有20多万个零部件,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有12万多个电子元器件;仅飞船系统就有重要软件语句70多万条,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控制飞船飞行的重要软件语句,多达140万条。大家知道,元器件失效率十万分之三是完全正常的。这么庞大的系统,会不会出现闪失?有没有什么漏洞?存不存在质量隐患?为此,我们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论证检查,目的就是要通过严谨细致、周密充分的工作,依靠科技人员的智慧,弥补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达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目标。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神舟五号飞船和运载火箭产品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影响成败的质量问题,我们没有让那十万分之三的失效率出现在任何一个要害部位上,这是一个奇迹!
  然而,就在载人首飞任务正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也给任务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科技队伍,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科研试验这个中心任务不动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知难而进,团结奋斗,以极大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排除一切干扰,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了载人首飞准备和抗击“非典”斗争的双胜利!
  正当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又发现了新的隐患。飞船进场前在进行最后一轮地面试验时发现,返回舱座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的要求。一位专家曾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合格的零部件不能决定整个任务的成功,相反,一个不合格的零部件倒可以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必须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7月28日,即飞船进场的前两天,工程第31次总指挥、总师联席会议权衡利弊,果断决策,下决心研制改进型座椅缓冲机构,而且要赶在飞船加注推进剂之前完成。屈指算来,还不到70天的时间,而按照正常的研制生产速度,则需要半年以上。飞船系统和协作单位的研制试验工作者们,再一次展示了航天人崇高的职业素质,他们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以对航天员安全高度负责,对祖国航天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战酷暑、斗高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新型缓冲机构的更换工作,在发射场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在飞船所有测试都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在船舱狭小的空间里,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然而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惊险终于变成了惊喜!这一支勇于创新的“特殊”队伍,又创造了新的奇迹,的确令人感到十分自豪! 

(五)

  载人航天飞行的核心是“载人”。航天飞行对航天员的要求很严格、很“苛刻”,身体、心理素质都要超过常人,因此,航天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工程一大新的难题。从1996年起,我国就开始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在1506名飞行员中精心选拔出14名同志,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训练是摸索着走过来的,先后有一百多名训练员为之作出过贡献。负责航天员训练的专家们,从六十年代起,就一直为找到一条科学的训练途径而奋斗!1998年,我国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从1998年3月到2003年10月,经过5年多严格的科学训练,航天员们高标准地完成了基础理论、体质、心理、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救生与生存,以及航天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训练任务。14名航天员不负众望,全部通过了所有训练科目的考核,政治思想、心理素质、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基本具备了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今年7月,总装备部专门成立了首飞航天员评选委员会,按照科学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确定了其中5名航天员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的几项重点能力又有了较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优中选优,于9月6日确定了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等3人为首飞梯队,其中杨利伟同志各项综合考核指标名列第一。但直到发射的前一天,指挥部才正式确定他为首飞航天员。
  为了在飞船中给航天员创造适合的生存环境,科研工作者们在地面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验,每次无人飞行时,不仅详尽掌握了各种环境参数,还用“模拟人”代替航天员进行生存性验证。这就是我们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所走出的一条捷径。我们之所以在上人之前没有用动物做生存试验,是因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水平、有能力创造出适合航天员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与条件!事实证明,我们的试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杨利伟同志牢记临行前胡总书记的嘱托,沉着冷静、刚毅果敢,操作十分熟练,表现十分出色,他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充分显示出中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深得人们的喜爱。火箭点火起飞后,他在徐徐升空的飞船中面带微笑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在太空飞行期间,他非常自豪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普天下中华儿女此时此刻无不激动万分。他用清晰、准确的中英文两种语言从太空发出问候,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良好愿望,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誉。他从太空传下来的画面,绚丽多彩,奇妙无穷,令人神往。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他按计划完成的110多项操作都准确无误。其中,在飞船入轨后补发太阳帆板展开指令、飞船返回制动时补发密封板分离指令、飞船着陆时果断手动脱伞等一系列关键动作,都完美无缺、分秒不差;对各种情况都判断准确,抛整流罩、船箭分离、返回舱主伞打开、座椅提升以及返回舱安全着陆等重要节点,他都及时向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做出了准确报告。飞船着陆后,他精神饱满,自主出舱。他多次表示,“自己有幸执行首飞任务,是全体航天员的荣耀。为实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很多人在幕后默默奉献,成绩属于大家。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温家宝总理在飞船着陆后与杨利伟同志通话时,高度评价他说:“你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任务,祖国和人民感谢你!”
  利用飞船轨道舱留轨进行科学实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非常显著的特色之一。对此,中国科学院非常重视,将其列为知识创新工程中的重中之重,组织国内最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应用研究与实验。太空的高真空、高辐射、高洁净、高温、深冷以及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微重力环境都是地面上难以获得的珍贵资源。飞船应用系统共研制了135种188件有效载荷,分别安装在神舟二号至五号飞船上,开展空间对地观测、遥感、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实验。这些仪器和设备解决了国家五大战略需求,即航天高级光学遥感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遥感科学平台、空间电子信息遥感设备等;拓展了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与预报、流体物理等六大科学领域。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而且实现了我国空间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其中很多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生命科学、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天文、空间环境、微重力测量和空间对地观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实验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成为继美国1999年之后,世界上第二台进入空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用于远距离观察的多模态技术,在国际上还是首次采用,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从太空高清晰地俯瞰地球的国家之一。空间对地观测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图像,这对于我们研究地球物理规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空间生命科学的细胞电融合、蛋白质结晶生长、通用生物培养,以及空间材料多工位晶体生长装置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还有,1978年,美国人发现了一种神奇的γ射线爆发现象,它在几秒钟内爆发的能量,相当于上千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在神舟飞船留轨舱的试验中,空间天文捕获了30多个类γ爆发现象,占世界测到总数的百分之一,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验证和认可。

(六)

  载人航天事业是一个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结晶。载人航天工程由工程总体和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以及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多个部门所属的110多个研究院所、学校、基地、工厂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试验任务。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等领域及有关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个单位承担了协作配套任务。而直接参与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多达数十万人,在这次载人航天飞行时,也有近十万大军直接参加。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设立了专项管理办公室,按照专项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协调各部门、各系统,使研制、建设、试验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并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大家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真正做到了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真正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这次测控通信系统的保障工作很出色。这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具有以小覆盖率对载人航天飞行过程实施高质量测控通信的能力,我们仅用13%的覆盖率配置,就完成了对载人航天全过程的测控通信,国外一般需要20%~30%覆盖率配置;二是采用了S频段统一测控体制,能够将彩色图像、语音数据和测控数据统一到一个频道上,实现双向传输。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在这次执行载人首飞任务中,该系统运行十分稳定,信息传输非常顺畅。中央领导和杨利伟的几次通话,声音、画面都极为清晰,像是架设在天地之间的“可视电话”。北京、东风、西安3个指挥控制中心和分布在国内外的各个测量控制站,以及远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都十分精确、及时地圆满完成了各项测量控制任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组建于60年代初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队,几十年来曾先后远征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累计航程达8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近40圈,出色地完成过42次国家级科研试验的海上测控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飞船的发射和运行,还面临着空间碎片的影响和威胁。在按照预定计划实施我飞船发射时,飞船上升和运行轨道的附近,将约有10万个空间碎片(通常被称为“太空垃圾”)。这些空间碎片如一旦进入围绕飞船轨道30公里内的“管道”,就可能对飞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体积较大、速度较快的空间碎片,有可能击坏飞船太阳帆板甚至是飞船舱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危害。某些国家的航天组织也对此表示关注。为了防止空间碎片影响火箭发射和飞船运行安全,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组、天文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北京测量与通信总体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等单位的同志们密切配合,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预报工作,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发射的前几天又重新根据精心跟踪观察和精确计算,提供了飞船飞行时30公里“管道”内准确的空间碎片的运动预报,做出了无碍神舟五号飞船准时发射的结论,从而坚定了按照预定计划实施发射的决心和信心。前几次飞船飞行,我们还曾遇到过流星暴、日凌、太阳电磁“风暴”等宇宙现象的影响和威胁,我们都成功地进行了处置。
  为了做好飞船回收和应急救援等工作,军队各总部,海军、空军,北京、兰州等军区和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交通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等有关部门和地区,通力合作,为任务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广大参加研制试验人员的智慧和心血,才保证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探索和实践中初步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航天发展道路。

(七)

  2003年10月16日凌晨,刚过6时,东方天际泛起红色曙光,太阳呼之欲出,阿木古朗草原一望无垠,开阔平坦,微风轻拂着大地,人们正在怀着兴奋而紧张的心情,屏息静气地等待着飞船胜利返回这一辉煌时刻的到来。6时07分,设在落区的雷达站捕获了仍在“黑障”内的返回舱,大家惊喜万分,指挥部及时向国内外的“应急救援区”下达了取消“待命”的命令。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到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飞船实际着陆点离理论着陆点仅相差4.8公里。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长达近60万公里后,迎着朝阳,如约而归,安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几乎与此同时,负责搜救的直升机随即赶到,并协助杨利伟同志打开飞船舱门,杨利伟同志6时25分带着微笑走出舱门,向前来迎接他的人群招手致意。整个着陆场沸腾了,人们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将杨利伟高高举起。这是一幅令人难忘的、极其壮丽的历史画面。恰在开舱的这一时刻,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恰在39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喜获成功!
  当航天英雄杨利伟凯旋而归的动人画面随着落区总指挥的报告传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时,所有参研参试人员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欢呼,兴奋、激动和喜悦之情,全都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在热烈的掌声中,温总理满怀激情地宣读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盛赞这一伟大成就,将庄严地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对于推动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航天战士流血流汗不流泪。可是在这一刻骨铭心的特殊时刻,我和在场的所有同志一样,不禁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纵观历史,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渐扩展过程。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做出了非凡努力。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的研制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就在这时,江主席打来电话,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盛赞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这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李鹏同志也打来电话,高度赞扬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1年来,始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又一次构筑起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尊严的空中长城。喜讯传开,举国上下,群情振奋,万众欢腾。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不已,各种贺信、贺电纷至沓来,很多学校、机关和各地群众都喜气洋洋地自发组织起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国外政要、同行和媒体,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认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国人民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开创了世界航天发展多极化格局的新时代,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朋友认为,这不仅是中国的成就和荣耀,也是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骄傲与自豪。

(八)

  中国载人航天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跨越,这是几代航天人前赴后继、共同奋斗的结果。从工程总指挥系统来讲,第一任总指挥是丁衡高同志,第二任是曹刚川同志。沈荣骏、刘纪原、胡世祥、栾恩杰、王礼恒、江绵恒、张庆伟等同志曾先后担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迟万春、李元正、刘积斌、张云川、严义埙和汪永肃、谢名苞、舒昌廉、林树、白拜尔、许达哲等同志,也参加了其中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曹刚川同志作为第二任工程总指挥,直接组织指挥了前三次无人飞船的研制和飞行试验,他担任军委领导职务后,仍然十分牵挂载人航天事业,每次飞行试验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丁衡高和刘纪原等同志,从“863”计划开始,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了10多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载人首飞工程中,胡世祥和江绵恒、张庆伟、谢名苞、林树、许达哲等同志经常深入科研生产试验第一线,在质量“归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了不少功夫,发挥了重要作用。曹副主席和其他各位总指挥、副总指挥,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十分敬佩!从科学家队伍来讲,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磐、陈芳允、杨家墀、庄逢甘、王希季、屠善澄、闵桂荣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老当益壮、辛勤耕耘,为工程研制提供了有力指导;以王永志、陈炳忠、罗海银、沈力平、戚发轫、袁家军、郑松辉、施金苗、陈祖贵、王壮、臧家亮、王德臣、吴燕生、黄春平、刘竹生、孙凝生、荆木春、张宝琨、张厚英、顾逸东、张建启、刘明山、徐克俊、周建平、魏金河、宿双宁、张泽明、于志坚、于建平、董德义、夏长法、简仕龙、崔秉书、隋起胜、席政、夏南银、赵军、侯鹰等同志为代表的工程各级技术专家,科学谋划、精心设计,对工程创新和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同志,是国际知名的航天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工程极端负责任,仅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就多达数百万字。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思想敏锐,作风严谨,要求严格,自1987年起,便担任“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从1992年起,相继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和工程总设计师。他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回国后,长期拼搏在航天战线,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一代科技帅才、将才在工程实践中勇挑重担、脱颖而出,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经过11年风雨洗礼和锤炼造就而成的科技人才队伍,政治可靠、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创新,是“特殊材料”铸成的,是国家极其宝贵的财富,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证。在这欢庆胜利之际,我们特别感念多年来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广大科研人员、干部、战士和职工,是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私奉献,铺就了通向成功的胜利之路。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强脊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开路先锋,是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功臣。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回顾过去,岁月如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中国人在太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辉煌突破,但这只是一个伟大的开端,我们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一个更富挑战性、创造性的太空长征,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崇高荣誉,倍加珍惜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我们用十多年心血换来的大好局面,在开发和利用太空新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人间奇迹!为我国的航天事业,铸造新的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节选自《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