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航天员杨利伟出席庆祝活动并致辞(丁颖 摄)
图2:曾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布兹•奥尔德林发表致辞(丁颖 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9月26日】9月25日下午,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世界空间周”庆祝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今年 “世界空间周”的主题是“探索火星,认识地球”。“世界空间周”理事会主席马克斯、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主席樋口清司、曾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布兹•奥尔德林,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出席活动并致辞。
杨利伟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2013年“世界空间周”活动在中国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56年前,第一个人造卫星进入空间,开启了真正意义上人类对空间的探索之旅。今天,我们开展世界空间周庆祝活动,既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对航天事业美好未来的憧憬。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载人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从地球低轨道飞行到探月之旅,从短期飞行到长期驻留,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坚定、有力。
杨利伟表示,太空探索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登陆火星等大型载人飞行任务,仅靠一国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多国密切的合作。作为载人航天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希望与同行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同时更希望不同国家之间能够加强合作,加快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使人类的足迹留给更加深远的宇宙,使航天人探索宇宙,造福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
图3:参加“世界空间周”活动的学生(丁颖 摄)
中国参与“火星500”试验项目的唯一成员王跃作了相关专题报告,分享了自己500天的“火星”生活体验,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问答互动。
“世界空间周”是1999年11月联合国第54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会上提出的,将每年10月4日至10日确定为“世界空间周”,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以宣传和庆祝空间技术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及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所做出的贡献。从2000年起,每年的世界空间周期间,世界各国均举办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来自首都高校、中学的老师和青少年学生约5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丁颖 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