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神舟十号任务指令长聂海胜参加报告会(刘爽 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9月27日】27日上午,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载人航天最新进展报告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和神舟十号任务指令长聂海胜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图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作专题报告(刘爽 摄)
武平副主任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专题报告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情况、载人空间站建设进展情况及未来规划。武平表示,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四次飞行试验,成功实现了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后续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武平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发展规划,她说,9月29日天宫一号将满两年在轨设计寿命,目前,天宫一号在轨工作正常,推进剂充足,后续将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相关在轨试验。同时,科研人员将按照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全力以赴开展载人空间站的研制和建设工作。具体计划如下:
2016年前,发射空间实验室(TG-2),开展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及探测、应用新技术试验;完成CZ-7运载火箭和货运飞船研制,发射货运飞船,进行在轨推进剂补加试验;发射载人飞船进行航天员更长时间的在轨驻留,开展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2022年前,完成空间站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构型由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以及与其对接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组成,并具有扩展能力。核心舱负责空间站的控制和管理,为航天员提供长期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类保障条件和自由活动空间。两个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与节点舱前端轴向对接口对接后,通过机械臂转移到节点舱横向停泊口停靠。
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将间歇访问空间站,访问时间根据任务需要确定,期间将根据任务需要安排舱外活动,完成空间站建造和舱外维修任务,计划载人飞船每年访问1次至2次,货运飞船每年进行1次~2次补给。空间站运营阶段,空间站将长期连续载人运行,额定状态为3人,飞行半年后乘组在轨交替。
图3:神舟十号任务指令长聂海胜作专场报告(刘爽 摄)
神舟十号任务指令长聂海胜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相关情况,他表示,神舟十号任务中航天员在轨健康工作、生活15天,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驻留保障技术,对人在太空的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认识,期间成功为中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太空授课,开展了科普教育,整个任务实施顺利,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
专题报告会结束后,武平和聂海胜回答了在场听众提出的问题,武平最后强调,中国载人空间站将于2022年建成并全面投入运行,中国将加强空间站研制、建造和运营应用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刘爽 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