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航天局长论坛现场 (刘爽 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9月23日】23日下午13时,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航天局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印度航天局的局长出席会谈并回答了相关提问。
各国航天局局长简要介绍了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计划。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回顾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中国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采样返回的计划。他表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逐步建立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鼓励和支持。2012年9月以来的一年间,中国成功进行了14次运载火箭发射,将24个航天器送入太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介绍了《全球探索路线图》、航天员选拨、月球大气与粉尘探测器(LADEE)发射、开发商业乘员运输能力的相关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火星探测计划。俄罗斯航天局副局长回顾了俄罗斯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对地观测、灾难控制方面的努力,并提出俄罗斯2030年前的空间活动计划,他表示,俄罗斯新建的航天发射场将于2015年启用,新一代载人飞船计划2018年首飞,2020至2030年间,俄罗斯将建成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发射系统。印度航天局长介绍说印度已经完成了环火星轨道运行的准备工作,计划10月下旬发射火星探测器。
在谈到与中国的航天合作时,查尔斯•博尔登指出,“空间竞争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合作需要耐心,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与中国和各方的合作。”
各国航天局局长还探讨了未来一年内各国航天机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指出中国航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航天运输系统,中国目前的航天运输系统运载能力约10吨级,希望未来两年左右时间内能达到25吨级;查尔斯•博尔登指出资金是美国国家航天局面临的最大问题;欧洲航天局多尔丹则表示,如何在成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摆在欧洲航天局面前的最大难题。
图2:青年学生与航天局长们进行对话(刘爽 摄)
多国航天局长会议结束后,国际航天教育委员会(ISEB)组织和青年学生与航天局长们进行了对话。各位航天局长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并就航天科技、航天教育普及、女性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承担的比重、航天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征集学生们的建议。(尉艳娟 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