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91个梦想 被存入芯片
此次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指导、中国航天基金会支持、中国航天报社主办。面向热爱、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国公民和全球华人广泛征集梦想。
公众投送的梦想被分为强国梦、飞天梦、绿色梦和公益梦四类。根据网友的要求又增加了第五类“个人梦想”。
封卡仪式上,中国航天报社长冯春萍介绍,梦想征集活动得到了1200多万人次的关注,截至9月20日24时梦想征集阶段结束,活动共征集到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各类形式的梦想200余万条,经过仔细筛选,有42891个梦想被存入“梦想芯片”。冯春萍表示,这些梦想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积极意义和富有激情。
梦想征集 从儿童之家到大学校园
为了体现活动参与的广泛性,梦想征集期间,活动主办方还先后走进北京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大学,征集到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年轻活力的梦想,引发了青年人晒梦想、爱航天的热潮。山西、四川、陕西等地的院校也纷纷加入到活动的队伍中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陈中原说,他的梦想是“毕业后做一名火箭设计师,为中国设计出性能更好的火箭。”更多的同学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愿望:“希望中国在航天活动中,早日飞出太阳系,探索更遥远的太空,让中国的旗帜飘扬在太阳系外星球上。”
梦想征集活动还点亮了特殊儿童的心灵。在专门救助收留流浪、孤残、特困儿童,帮助流浪儿童返乡入学的慈善教育机构——;光爱儿童之家。除了和城里的同龄人一样描绘着自己的未来:“我想当老师”、“我想做医生”、“我的梦想是做工程师”、“我希望做一名舞蹈演员”,这些孤儿和流浪儿们还讲述了自己不一样的梦想:“我想有个安定的家”、“我的梦想是为社会做贡献,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要为穷人建设食品银行”。
光爱学校的创办人、2009年中国教育年度提名人物、103个流浪儿的“石爸爸”石青华老师说,这里的孩子以前在街上流浪,温饱都是问题,更别说梦想了,梦想搭载的机会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宝贵。石青华说,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使更多的人关爱弱势群体儿童、关注教育。他的心愿十分朴实:“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温暖的家,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
芯片搭载返回后 公众可查入选梦想
在封卡仪式的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魏传锋描述了“梦想芯片”将跟随神舟八号飞船一起遨游太空的过程: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后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在轨飞行,一段时间后,对接机构解锁,两个飞行器分离。天宫一号继续自主飞行,等待下一次对接任务。携带“梦想芯片”的神舟八号飞船则返回地面。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后,公众可以通过活动举办方的网站查询自己提交的梦想是否入选,并可以下载纪念证书。(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