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于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它原定2003年竣工,但是由于技术、资金和合作中的相互牵扯等原因,尤其是2003年2月1日的“哥伦比亚”号失事导致航天飞机无法定期发射,所以该计划一再推迟,目前预计在2010年建成。国际空间站最初的大体分工是:
·美国研制试验舱、离心机调节舱、居住舱、节点-1舱、气闸舱、夯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
·俄罗斯研制多功能货舱、服务舱、万向对接舱、对接段、对接与储存舱、生命保障舱、科学能源平台和2个研究舱。
·欧洲研制试验舱、自动转移飞行器及节点舱-2、3。
·意大利研制3个多用途后勤舱。
·日本研制试验舱,它由增压舱、遥控机械臂系统、暴露设施和试验后勤舱组成。
·加拿大负责研制移动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站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加拿大机械臂-2、移动基座系统和专用灵巧机械手。
·巴西提供一些特殊试验设备。
该空间站计划装配13个增压舱,其中6个是用于科学试验的研究舱,1个是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存储功能的多功能货舱,以及3个对接用的节点舱。
目前,已上天或即将入轨的舱段多已经被命名。2007年年底已在轨装配、运行的舱段有:美国的命运号试验舱、团结号节点舱-1、探索号气闸舱、部分桁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俄罗斯的曙光号多功能货舱、星辰号服务舱,欧洲的和谐号节点舱-2等。
由于国际空间站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将按比例缩减舱段和开展科学试验的数量,以支持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让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让空间站更好的为探月及火星探索服务等建议,帮助美国实现在2010年前完成其所承担任务的目标。到2009年航天飞机最后4次太空飞行之前,将使空间站有能力容纳6名航天员。
目前,美国坚持在2015年年底撤出国际空间站,而俄罗斯和欧洲都认为有必要将它的使用时间延长,以开展更多的科学实验。
·美国研制试验舱、离心机调节舱、居住舱、节点-1舱、气闸舱、夯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
·俄罗斯研制多功能货舱、服务舱、万向对接舱、对接段、对接与储存舱、生命保障舱、科学能源平台和2个研究舱。
·欧洲研制试验舱、自动转移飞行器及节点舱-2、3。
·意大利研制3个多用途后勤舱。
·日本研制试验舱,它由增压舱、遥控机械臂系统、暴露设施和试验后勤舱组成。
·加拿大负责研制移动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站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加拿大机械臂-2、移动基座系统和专用灵巧机械手。
·巴西提供一些特殊试验设备。
该空间站计划装配13个增压舱,其中6个是用于科学试验的研究舱,1个是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存储功能的多功能货舱,以及3个对接用的节点舱。
目前,已上天或即将入轨的舱段多已经被命名。2007年年底已在轨装配、运行的舱段有:美国的命运号试验舱、团结号节点舱-1、探索号气闸舱、部分桁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俄罗斯的曙光号多功能货舱、星辰号服务舱,欧洲的和谐号节点舱-2等。
由于国际空间站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将按比例缩减舱段和开展科学试验的数量,以支持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让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让空间站更好的为探月及火星探索服务等建议,帮助美国实现在2010年前完成其所承担任务的目标。到2009年航天飞机最后4次太空飞行之前,将使空间站有能力容纳6名航天员。
目前,美国坚持在2015年年底撤出国际空间站,而俄罗斯和欧洲都认为有必要将它的使用时间延长,以开展更多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