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人报》2014年11月3日报道,印度计划于2014年12月中旬之前,进行MK-3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MK3)第一级试验飞行。
印度空间研究局(ISRO)主席拉达克里希南称,本次试验飞行是印度运载火箭发展的里程碑,GSLV-MK3型火箭未来将长期执行航天发射任务。本次飞行试验还将测试一种不载人乘员舱的特性,乘员舱将从空间返回并在海上回收。
乘员舱性能试验是印度未来雄心勃勃的“载人航天飞行”提议的组成部分,该提议尚未获得批准。ISRO此前并没有在今年尝试进行GSLV-MK3型火箭第一级飞行试验的计划,但该火箭新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技术取得突破,为12月的飞行试验提供了条件。
乘员舱试验的主要目标是测试其在再入过程中的热防护性能,以及此种尺寸和形状的乘员舱在关键空间飞行段的性能。乘员舱热防护系统必须能够耐受高温。乘员舱在降落伞辅助下降阶段的故障安全性能(系统发生故障后能自动断开或接通备用设备以保证安全)对于未来印度航天员进入空间并安全返回地球至关重要。
拉达克里希南称GSLV-MK3的发射前工作已经开始。火箭各级段已经开始组装,正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进行电力检测,推进系统正在马亨德拉山进行装配。
与运载能力较小的GSLV-MK2型火箭相比,GSLV-MK3是一种全新的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是前者的两倍。其第一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构型,第二级采用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
12月的飞行试验中,将对由固体助推器和液体芯级构成的第一级进行试验。火箭第二级发动机将不点火工作,还将用一种模拟推进剂替代液氧/液氢。
两年以后,在液氧/液氢上面级性能合格后,GSLV-MK3型火箭将进行其第一次全箭研制飞行,发射一颗3500千克的卫星,这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ISRO目前依靠昂贵的国外运载器将其3000千克重的通信卫星送入太空。
拉达克里希南说:“如果两次研制飞行获得成功,我们将有能力从印度发射质量在3500千克~4000千克之间的通信卫星,卫星可以承载更多转发器和电力。我们现在有信心在目前的时间框架内研制完成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和GSLV-MK3火箭第二级段。”(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