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龙”飞船成功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
发布日期: 2020-12-08
信息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20年12月6日11:17(北京时间12月7日00:17),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第39A发射台利用猎鹰-9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货运龙”飞船(Cargo Dragon),执行该公司第21次“国际空间站”商业补给服务。此次任务是货运型第二代“龙”飞船的首飞任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首个商业气闸舱和其他货物。

猎鹰-9运载火箭发射“货运龙”飞船
任务基本情况
此次任务是SpaceX公司第21次“国际空间站”商业补给服务,代号为SpaceX CRS-21,是SpaceX公司第二阶段CRS合同的首次货运任务,也是“货运龙”飞船首次飞行任务,此前SpaceX公司货运补给任务均由第一代“龙”飞船实施。
根据计划,“货运龙”飞船入轨飞行约1天后,于北京时间12月8日2:30抵达“国际空间站”,与和谐号节点舱天顶方向的“国际对接适配器”(IDA)对接。届时,“国际空间站”上首次同时有2艘“龙”飞船停泊。

“国际空间站”停泊飞船状态
“货运龙”飞船将在“国际空间站”停泊约1个月,计划2021年1月携带部分实验设备和货物再入返回地球。飞船返回后将溅落在佛罗里达州附近的大西洋海面上,而第一代“龙”飞船均溅落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太平洋上。
货物情况
“货运龙”飞船CRS-21货运补给任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约2900kg货物,包括商业气闸舱、太空行走设备、站上设备、乘员补给、科学实验设备和材料等。

“货运龙”飞船CRS-21任务搭载货物情况
“象气闸舱”
“货运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了第一个商业建造和运营的气闸舱——“象气闸舱”(Bishop Airlock Module)。“象气闸舱”是由纳米架公司(NanoRacks)、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永久性气闸舱,将部署在宁静号节点舱上。该气闸舱能够用于舱外实验和释放小卫星等任务,外形呈钟型罐状,容积约4m3,是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气闸舱容积的5倍;最多可释放144U立方体卫星,是目前希望号实验舱小卫星释放装置的数倍。此外,气闸舱外部还配备了6个有效载荷托管平台,可以提供加压和非加压环境,既能用于进行舱外试验,也能通过该气闸舱将大型设备和工具转移至空间站外部,更有效地辅助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活动。

“象气闸舱”外形图
站上设备
探索催化反应器:“国际空间站”水处理装置的一个重要部件,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可靠金属密封装置,以及新的催化剂、氧气流量调节器等。这些改进能够辅助在更长时间范围内管理动态温度环境,优化反应器氧化水中有机物的能力,并能够支持未来火星探测任务的需要。
氮气/氧气补加系统(NORS)气罐:在轨补加氮气,支持“国际空间站”补压任务。
通用废弃物管理系统(UWMS)备件/消耗品:为“国际空间站”下一代厕所提供关键的备件和消耗品。
啮齿动物研究的居住箱和转移箱:啮齿动物研究-10至23实验项目所需的动物和设备。
单手使用的胶带分割器:通过“NASA-高中联合制造设备”(HUNCH)挑战赛支持的项目,由高中生设计和制造,能够支持航天员单手使用胶带,辅助空间站上日常活动。
根据计划安排,“货运龙”飞船将于2021年1月返回地球,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约2300kg货物,包括损坏的部件和使用过且不再需要的设备,具体情况如下。
跑步机数据电子单元:利用良好的备件在轨替换损坏的跑步机数据电子单元,并将损坏部件带回地面。
去除二氧化碳装置(CDRA)的空气换向阀:将退化的阀门带回地面进行维修和翻新,支持在轨二氧化碳去除能力。
氮气/氧气补加系统(NORS)气罐:返回减压气罐,气罐将用于满足2021年在轨补充氮气或氧气任务需求。
啮齿动物研究的居住箱和转移箱:返回在啮齿研究-23实验中存活的啮齿动物,以及使用过的居住箱和转移箱,支持后续研究和分析。
“国际空间站”负18实验室冰箱(MELFI)的电子单元:冷藏部件损坏,需返回地面维修以满足未来冷藏任务。
热胺体节水阀:将热胺系统中损坏的阀门返回地面进行维修,并支持“猎户座”飞船上类似阀门的设计改进,提升系统鲁棒性。
SpaceX公司共4次获得NASA授予的CRS合同,其中,前3次为第一阶段合同,总金额约30.4亿美元,SpaceX公司已顺利完成,利用“龙”飞船执行20次货运补给任务;当前已开启第二阶段CRS合同,金额约10.7亿美元,SpaceX公司需要利用第二代的“货运龙”飞船完成6次补给任务。
此次发射是第二阶段CRS合同的首次飞行,未来2年内,SpaceX公司还将提供5次商业补给服务。(肖武平、何慧东)
(责任编辑: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