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分析太空垃圾对国际空间站造成的威胁
发布日期: 2020-03-30
信息来源: 载人航天动态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据俄新社2020年2月16日报道,负责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运营的、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的专家认为,在100次太空垃圾与国际空间站相撞而使俄罗斯舱段外壳损坏的情况下,大约有8次可能会造成乘组人员受伤或者因缺氧而死亡。
在该集团公司出版的《太空技术》刊物中刊登的文章称,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防护外壳的击穿概率可以通过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自己编拟的航天器防护程序计算而求出结果。根据相关计算结果分析,因太空垃圾碰撞而造成空间站外壳被击穿,导致舱内乘组人员死亡或者空间站遭受灾难性故障的相对概率为13.3%,其中包括:乘组人员因缺氧而造成的死亡概率为3.8%,航天员受伤概率为4.2%,乘组人员从空间站的营救概率为3.7%。另外,因太空垃圾的相撞而造成太阳能电池板脱落、燃料箱爆炸以及空间站外壳破裂也都会导致空间站发生严重灾难性结果。
文章还指出,航天员乘组只有在被击穿的舱内,或者说,乘组所处位置正好在被击碎的舱外壳碎片散落区内,才会导致乘组受到伤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空间站外壳被击穿还有86.7%的概率并不会造成灾难性结果。
国际空间站舱体外壳的壁厚为3毫米,且舱顶部安装有陨石防护装置,而停泊在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外壳要比国际空间站的外壳薄一些,壁厚只有2毫米,因此,停泊的飞船更容易被太空垃圾击穿。
当前,数量众多的太空垃圾对国际空间站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险。国际空间站曾多次变轨飞行,也都是为了不得不躲避太空垃圾的相撞。另一方面,航天员也定期用空间站微孔探测仪来检查国际空间站内部。
2018年出现的“小孔”事件是国际空间站一个最为著名的案例,该小孔是在2018年8月在停靠的联盟MS-09载人飞船的生活舱内部被发现的,航天员发现后,立即用密封胶将其封闭。实际上,这个小孔是人用钻头钻出来的,该事件调查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在2019年9月,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称,小孔出现的原因已经查明,但尚未到对外公布的时候。(周生东)
(责任编辑: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