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ASA网站2011年6月24日报道,为了改善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在空间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科学家进行了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睡眠时间调查研究,记录飞行期间航天员睡觉时觉醒和周围的光线情况,考察航天员的睡眠-觉醒方式。
睡眠质量和长短影响人类的健康、情绪和注意力。医学研究所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长期缺乏睡眠可以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多种精神疾病。航天员为执行任务进行了数年训练,因此当其到达国际空间站之后,任务安排十分紧凑,睡眠对于航天员而言更加重要。
在调查研究中,每一名航天员带上一个监测手表来监测自身睡眠。这款名为“Actiwatch”的手表使用微型加速计来监测航天员的睡眠/觉醒活动和睡眠期间周围的光线条件。测量结果和航天员的反馈信息已经导致国际空间站任务时间表安排进行了一些更改以及采取若干相应措施,如允许航天员打盹和喝咖啡等。至少有20名航天员已经或即将参与这个研究。
研究还有助于显示在轨期间何时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缩小缺乏睡眠的风险。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航天医学部人类动作健康和行为原理研究计划主任劳伦•勒温顿博士指出,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护机体功能,尤其是在昼夜节律变化期间是必需的。实验室研究显示连续一周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将等同于一整夜不休息。尽管一些航天员依赖于刺激物,例如咖啡,短效睡眠药物,有时还会服用褪黑激素,但整体改善睡眠质量则是保持最佳状态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目标。
这项研究的发现将不仅仅使近期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受益,还会对未来长期探索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空间探索任务工作时间更长、工作压力更大、更加无聊、没有逃生计划、看不到地球,且应激源无法预料。此外,这项研究的发现也可以为地球上饱受失眠之苦的人提供帮助,以及那些昼夜轮班工作者,例如医院、执法人员和军人。(雷帅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