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ASA网站2013年7月17日报道,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发表声明,阐述国际空间站在应对地球自然灾害的益处。国际空间站距地球约402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作为地球的前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依据对地观测的图像判断哪些区域需要紧急救援。
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发表声明,空间站对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提供援助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研究设施,空间站合作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事研究工作,在这个独特的平台上开展大量活动造福社会。
虽然每个合作伙伴都有着不同的研究目的,但都把改善人类生活、拓展知识作为统一的目标。2012年,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发表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声明,阐述了空间站的人道主义成就,着重强调了国际空间站在地球观测、灾难响应,教育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贡献。
国际空间站对地观测是空间站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国际空间站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在地球观测中对极轨遥感卫星及其他自动化观测是一个有效补充。因此,国际空间站在诸如洪水、火灾、风暴、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方面提供一个直接的支援。国际空间站提供的数据对来源于对地观测卫星的“空间和重大灾害”数据进行有效补充。
在国际空间站科学论坛对地观测工作组以及JAXA、NASA的领导下,国际空间站对地观测资产支持全球响应,为遇到自然灾害的区域搜集图像进行最大支援。近几个月来,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利用对地观测载荷和图像数据有效促进灾害响应,近期提供的图像数据包括:俄罗斯南部地区的水灾,海地和美国大西洋海岸桑迪飓风的影响,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地区的洪水。
支持观测的载荷包括:沿海海洋(HICO)摄像机,高灵敏的高清电视(SS-HDTV)摄像机,多用途综合实验(MCE)高清电视摄像机(KIBO HDTV-EF),超光谱成像仪和国际空间站支持环境研究与可视化系统(ISERV),还有其他新载荷将很快运抵空间站,支持对地观测能力,扩大国际空间站支援地球灾害响应的数据。
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将继续致力于这项造福人类的工作。(王岩松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