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是俄罗斯第一国家试验发射场。它不仅是俄航天器、军事卫星、战略导弹的摇篮,同时还是俄最重要的战略导弹试验发射基地。(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10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已经制定好航天部门重组计划,将各企业职责分工明确化并强调各企业的“专业化”,以避免行业内部即将出现的危机。
该计划最初由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在2011年11月份提出,并于2012年6月29日在航天局内部通过,7月11日提交政府下属的军工委员会进行审议。按照计划,航天署将理清各个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各个企业的工作量,并在未来18个月内把航天部门的各个企业整合为7个企业集团: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俄罗斯火箭航天集团公司、特种航天系统公司、战略导弹武器集团、信息卫星系统集团公司、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地面和航天基础设施运营中心。
在各个企业集团建成后,它们将各自负责一个领域的业务,避免业务重复和干扰。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负责载人航天及其设备的研发。俄罗斯火箭航天集团公司是几个集团公司中最大的,具体领域包括火箭发动机安装、各类航天器和地球遥控探测及制图设备的制造,其中将特别加入一些独立的发动机制造企业,因为波波夫金在制定计划时表示发动机制造业是现在俄罗斯的“薄弱一环”。
军事工业也在新的航天部门规划中是关注的重点。特种航天系统公司负责研发各类袭击预警系统、海上航天探测与定位系统和电子对抗设备;战略导弹武器集团制造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核弹发射装置等。
信息卫星系统集团公司将集中精力发展航天通信设备和导航系统等。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主要为航天系统建设地面及机载无线电设备,地面自动控制设备和地面及机载光电子系统等。地面和航天基础设施运营中心则对航天发射场及其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运营和维护,而经过这次改组后,运营中心也由原来的“半官方地位”正式变为俄罗斯航天部门的成员之一。
实际上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2007年时就进行过改革并组建航天企业集团,然而由于各集团之间分工不明确,很多企业都在进行同一领域的研究开发,不必要的研发成本大量增加,造成了行业内部混乱,改革在2011年无疾而终。此外,技术过时、企业效率低、人员流失、产品质量监督匮乏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长此以往下去,俄航天系统将遭受重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改革方案的出台将是使航天领域走出“系统性危机”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