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站记者采访陈赫
本站记者26日在北京飞控中心现场采访了飞控中心主任陈赫,下面是采访内容:
[本站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声像室的陈赫主任,请他就此次任务中承担的相关工作情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陈主任,您好!
[陈赫]: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本站记者]:陈主任,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不太了解,您能不能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您主管的声像工作在此次任务中主要要完成那些工作内容?
[陈赫]:我们声像室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接收来自这次参加神舟七号各个方向的实况任务画面,这些图像我们收到之后还要向参加这次实验任务的各个需要图像单位进行转发,这些图像的作用主要是为各级指挥员的决策指挥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当然同时,作为事后的分析和研究,也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同时,像载人航天这样的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图像素材的积累也是对历史一个的记录,我们主要是做这个工作。
[本站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您这一块工作主要是给载人航天安上一只千里眼呢?
[陈赫]:可以这么说。因为从截止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神舟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着陆,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覆盖的测控路段都是有图像覆盖的。尤其这次神七的航天员要出舱,在出舱的过程中,飞船上的摄像机也会传下来他们出舱的画面。
[本站记者]:那么,这次就是说,您所提到的这个飞船上的摄像机,是不是针对我们出舱活动专门增加了一项技术上的保障呢?
[陈赫]:是的,是这样,其实是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甚至是更早的神舟飞船任务中,飞船上也有摄像机。但是,在飞船的舱外安装摄像机神舟七号是第一次,舱外的摄像机主要是用于对出舱活动的记录。舱内的摄像机是延用了以前神舟任务的做法。
[本站记者]:主任,那么在神七任务准备的这个阶段,您在技术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大的准备和大的调整呢?能不能给我们的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赫]:这次神舟七号任务,我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很多方面都做了一些适应性的改进、改造。在我们声像室的范围之内,机房就进行了重新的改造。由于我们的原机房需要作为别的用途,所以我们的设备系统也进行了搬迁。在搬迁之后进行了系统的重建,这个重建是基于神舟七号任务的需要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造和为了提高它的的可靠性,也更换了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在设备的结构和配置上也进行了优化,这个工作是在今年的七月份完成的。完成之后的新系统经过了全面的测试,参加了这次神舟七号的任务,对各个测站、各个方向,单项对通测试,进行了全系统的两个阶段的测控性联调以及最后的任务全区合练,包括最后这次任务执行中正在使用。
[本站记者]:主任,现在我们可以听到外边的飞控大厅正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着。那么,航天员也正在做着他们的一些操练,咱们声像这块接下来的任务还有哪些重点的工作和重点的节点要关注的?
[陈赫]:需要关注重要的节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航天员的出舱,还有就是航天员的着陆返回。这两个节点也是这次任务最关键的时候。出舱活动是咱们中国人在载人航天上的第一次。我们作为图像部分能不能把这样关键的历史事件很好地记录下来,很好地收到图像之后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送给需要这些图像的各个单位,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在着陆返回段,实际上,也是整个飞行任务中最令人揪心的时候,航天员是不是能够安全返回,在整个返回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图像来反映。首先,最先能看到的是我们一个光学测量站,在主着陆区还有可见光和红外两个光学测量站,它们在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就可以看见飞船划破大气层的火球,之后呢,我们的直升机搜救分队,我们地面的搜救分队他们都有移动图像通信装备,可以实时地把图像转给我们。在搜救分队抵达飞船着陆点,还有辨别的卫星图像通信设备给我们对传图像,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拍摄到航天员从返回舱出来和大家见面的镜头和场景。
[本站记者]:就可以说,航天员返回之后他们出来的第一张笑脸,首先应该传到您这里是吗?
[陈赫]:对,是的。
[本站记者]:您刚才讲了会有很多路信号进来,那么有没有一个数字,大概在整个任务过程中,会有多少路这样的图像信号汇聚到咱们这儿来?
[陈赫]:在整个任务过程中,从发射到返回,不同图像内容的画面,我们可以收到大概是十二三路吧,我没有详细地去数。
[本站记者]:就是包括从发射段,然后在一个运行飞船上的,包括返回段所有的数据,所有的图像都汇聚到我们这里来。
[陈赫]:是的。
[本站记者]:谢谢陈主任。最后想请您能不能向我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网友讲几句话?
[陈赫]:有这么多的网友关心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是咱们载人航天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基础。应该说,正是有了咱们国家这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关注,我们航天事业才会后继有人。
[本站记者]: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