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师王宪民
本站记者26日在北京飞控中心专访了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师王宪民,下面是采访内容:
[本站记者]:大家好,这里是北京飞控中心现场,现在是26号上午10:30分。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王宪民副总师,下面我们请他给我们谈谈今天的情况。
[王宪民]:你好!
[本站记者]:你好王总!我想请问您,从昨天的发射任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概十几个小时。在这个期间,您一直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您的职责是什么?
[王宪民]:在飞控这段时间,我是做这个航天员系统的技术负责,负责掌握发射、上升、入轨一直到现在整个航天员在天上的情况。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一定要进行技术上的决策。
[本站记者]:那么,从目前现在返回的情况看,三名航天员的情况怎么样?
[王宪民]:三名航天员所有的工作到目前为止都完成得很好,再一个身体状况也非常好,而且在天上睡眠四小时左右,吃饭、饮水还有服了预防空间运动病的药,状态很好。就是为了下一步进行舱外服的组装做前期的准备。
[本站记者]:我们知道王总您在咱们中心是负责技术任务管理和试验设备管理。那么,您能不能就您日常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跟我们做一下介绍。
[王宪民]:主要呢,技术管理就是对整个航天系统的技术它的任务分解,还有技术状态的控制,还有有关技术状态的确认评审来进行管理。有关大型设备的研制,我们中心各类大型设备很多,但是针对出舱活动我们主要的设备就是有舱外航天服试验舱、中性浮力水槽,另外还有出舱程序训练模拟器这些。
[本站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中心的主要试验训练设备?
[王宪民]:有关设备的研制和试验方面,我们中心的试验设备有很多,但是跟出舱活动有关的主要有三大设备。一个是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还有一个是模拟失重水槽,第三个是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
[本站记者]:这三种设备是不是这三年来,专门为了出舱而增加的一些新的设备?
[王宪民]:对,专门为出舱而设计和研制的。这三种设备实际上在国外出舱活动任务当中,他们也都用三种设备来进行地面试验和航天员的训练。但是,由于这三种设备是出舱活动很关键的地面设备,所以它的技术一般来说对我们是封闭的。所以,我们经过多年的预先研究,我们也借鉴了国外的技术,这几年研制出来,用于这一次出舱活动。
[本站记者]:那么,我们这些设备设施和这些训练手段与国际上通用的相比,您认为咱们这个水平上或者我们技术上有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王宪民]:从这三种设备的规模上来看和国外是相当的。那么我们设备的特点是根据我们国家自己的飞船,还有我们自己的航天员,还有我们自己的舱外服的特点研制了这三种设备。那么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国外的这些设备是若干年以前研制的,我们现在研制的设备从技术上,比如它的安全性上还有它的自动化上,还有它的电子技术方面等等,这个是不会比国外设备差,我们的功能和使用的可靠性这些都是相当的。
[本站记者]:我想请您介绍一下,三名已经在太空的航天员,他们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您在下一步工作中的一些重点是什么情况呢?
[王宪民]:下一步呢航天员大约从10点20分要开始对舱外航天服进行组装,测试,完了以后要进行在轨的训练。所谓在训练,就是因为航天员一直没在失重环境下,真正失重的环境下训练过。所以要进行在轨训练。这个时间大约需要17个小时左右。下一步呢,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根据航天员在天上组装、测试和训练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我们进行地面的指导。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要解决。我们有很多的预案解决这些问题。
[本站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或者是说难点会在什么地方?
[王宪民]:在地面这个狭窄的空间里面,也做过舱外航天服的组装、测试。但是,在失重情况下我们没有做过,所以这一点我们是不太清楚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在失重的环境下着装舱外服,他的空间的移动换位还有操作,这个在地面也没有做。模拟失重的水槽是在水下通过配平的这种技术来使人有一个主观感觉的等效,并不是真正的失重。那么,由于水的阻力,他在水下的训练还是有些和天上不一样。在真正的失重环境下,他的操控,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我们也是不太清楚。我们现在预计的时间是这样,也许会短,也许会长。
[本站记者]:结合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我们航天员可能以后要在太空进行试验,针对我们下一步发展计划,在航天员训练和相关的训练设备设施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改进,还有引用哪些新的设备?
[王宪民]:现在根据工程第二步,现在是第一阶段,然后有第二阶段,有第三阶段。我们会根据国际前沿的发展来适当地引进和研制相关任务的试验设备。那么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要根据上级,有任务下来以后我们才能知道。
[本站记者]:王总,最后想请您对咱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并通过我们这个网跟我们广大的网友说几句话好吗?
[王宪民]:好,我希望载人航天工程网能够实时地,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国的载人航天的进展情况介绍给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祝这个网站越办越好。同时,也希望咱们载人航天工程网的网友,时刻关注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也能为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做一点贡献。
[本站记者]:好,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