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在谈到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特点与难点时说:神七任务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程协作。这次任务的特点和难点,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技术跨越比较大,这此任务的主要技术跨越是突破出舱技术,这个是技术上的突破。另外要研制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包括机电技术以及一些新的材料等技术的突破。再一个就是我们飞船的气闸舱,要突破这个卸复压技术。
第二个特点是风险比较大。这次上三个人,这三个人不是一个数量的增加,会要引起一个质的飞跃,因为神五是一个人,神六是两个人,那么三个人就面临着对整个飞船所有能力的考核,它的完整控制、生命保障等各个系统,能不能满足这么一个满负荷的考核,所以这是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航天员的出舱,从国际上来讲,基本是72小时后出舱,因为有一个空间病、空间适应的问题。而我们这次整个准备飞行三天,所以第二天就要出舱,这个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加强训练等等。这个风险就是出舱本身风险比较大。
第三个就是难度比较大。这个难度一个是技术上的难度,第二是航天员信念的难度。像神五神六,航天员主要是体能的选择,而这次强化了心理的训练和技术的训练。为成功出舱,要在水底下训练,穿着120公斤的航天服,再用贴块能够让他在水上浮起来,加起来240公斤。第二就是在低压舱的训练,要把低压舱卸压到和太空一样,这个风险很大,难度很大。
第四个特点是航天员的自主性很强。航天员可以说是这次出舱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神五、神六任务的的时候,我们仅限于跟他们通通话,问问他感觉怎么样。神六也就是开一下舱门,两个舱都是一样,都是正常的气压,没有大的操作。而这次航天员要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脱,要出舱,然后再取回实验材料。光航天员的准备工作,就是刚才我讲的拆包、组装、测试,就要工作14个小时左右。再加上出舱的两三个小时,他们基本是十六七个小时在工作。可以说这次无论是航天员,无论是地面的各级指挥人员,基本是没有休息的时候。神舟六号我们可以倒班,这次基本没有倒班。比如说25号发射的话,那么24号加注,25号进入发射程序,晚上9点发射以后,大概我们包括一些非主控的技术人员,当天夜里必须返回北京,因为要赶上第五圈的变轨。航天员也是这样,如果要考虑变轨他也休息不了。那么第五圈变轨以后,航天员第九圈就要对航天服进行准备了,等他准备好出了舱了,到了30圈,然后就开始做这些实验,在第三天就准备返回了。所以,整个的工作是连续性的,时效性很强,连续性很强,工作强度很大。所以说,这次航天的自主性很强。
第五个特点,就是这次任务的规模比较大。要保证航天员出舱的安全,地面必须要进行一个测控的支持。因为出舱要30分钟,两边还要留有余量,所以这次基本要考虑到40多分钟的地面测控覆盖。神五、神六我们只能达到12%到14%的测控覆盖,测控覆盖率较小。所以这次我们增加了国外站,还增加了两艘测量船,增加了测控覆盖率。一共动用了9艘舰船,30多架飞机,再加上国内站和国外站,所以现在的系统最庞大。大概我总结这么五个特点,所以我感觉到我们这次任务的压力比较大,也是这些特点所决定的。
张建启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特点
发布日期: 2008-09-24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