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加坡政府、媒体以及学术界对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情况予以广泛关注,主要反应如下:
一、12日,新加坡外交部发表文告称,总统纳丹、总理李显龙当日已分别致函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代表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神六”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纳丹指出,“神六”成功发射,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倍感自豪的大事,这是中国自2003年10月首次发射“神五”载人航天飞船以来在航天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预祝中国今后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更大成就。李显龙表示,在短短两年内中国就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显著进步,这不仅是一项非凡成就,同时也堪称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时刻。
二、新主流媒体都在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神六”发射等有关情况,并予积极、正面评论。
《联合早报》发表多篇评论说,“神五”是中国航天业的转折点,首次载人进入太空,是质变;神舟六号更先进、难度更高,宇航员更多。“神五”到“神六”,名称虽只差一级,量变的却不止一步。指出“神六”多人多天航天技术的实现,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一期工程的结束。报道引述温家宝总理在发射成功后的讲话指出,中国进行航天飞行科学实验,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中方表示愿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中国此次处理“神六”的报道也有不少进步。放开对“神六”的宣传限制,首次对整个发射过程进行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同步直播,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决定,已收到良好效果。直播有助于中国建立开放的、透明的国际形象,避免因误判和曲解助长“中国威胁论”,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神六”的成功发射对中国经济、社会、科技乃至塑造中国和东方的太空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峡时报》援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指出,中国政府一直坚定地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外空武器化,不希望在外空出现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外空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报评论指出,“神六”是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发射的,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深刻的政治涵义。“神六”成功发射充分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十分“过硬”,再一次展现了中国人民攀登科学高峰的十足信心。评论说,中方决定对“神六”发射过程进行直播表明,在非军事方面,此举意在向潜在客户宣传中国航天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军事方面,直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扬中国军威,向世人展示中国太空军事战略威慑意义。
三、此间有关专家学者指出,“神六”发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随着导弹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应该走“要飞船,不要航母”的国防现代化道路。此外,就中国不少媒体对“神六”的报道变成了一场“造星运动”提出异议,指出许多媒体拿出追星的功夫深入挖掘航天员的个人资料,甚至爆炒航天员的家属和家乡,似乎航天员才是“神六”上天的头号功臣,“神六”的意义不过是打造两个英雄人物。“神六”上天固然值得中国人大事庆祝,航天员也值得赞扬,但这些远不是“神六”带给中国的全部。除了欢呼和“追星”外,媒体应该更多地介绍“神六”的科技意义、军事和经济价值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理解中国为什么在并不富裕的条件下大力发展航天事业的原因。
新加坡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发布日期: 2008-09-20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