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在“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后立即在当周出版的一期中,发表文章《太空竞赛 中国领先日本2比0》将中国和日本在航天发展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全文如下:
太空胜利可象征性地证实这么一种说法:中国才是亚洲真正的经济与技术强国,这一地位上个世纪多由日本占据,并不愿拱手相让。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即将圆满完成,中国的太空优势已是2比0,日本会不会如美国人一样,在前苏联首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如梦方醒般,为了国家荣耀而奋起直追,还是继续将大量资源用于地球上更实际的优先领域中。
中国太空船“神舟六号”10月12日于戈壁沙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二次发射载人太空船,太空船将用5天时间围绕地球飞行,期间船上两名太空人会进行连串实验。今次“神六”升空的意义还象征着在中日太空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最新一击。
30年前,美国击败前苏联,成功登上月球;30年后,中国和日本亦踏上太空竞赛的漫漫征途。
中国成就刺激日本追赶
相对于美国和前苏联的太空竞赛之高调冷战色彩,亚洲的太空竞赛在无声无息中进行。中国的航天项目大部分是秘密进行的,日本也没有大事张扬其航天进展,可是中日近年来的竞争却有迹可寻。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弗雷塞表示:“在航天事业上已进入快车道的中国毫无疑问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日本手提电话巨擘NTTDoCoMo前主席立川敬二于2004年11月上任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新主席,他肩负的使命包括:重新界定机构目标,赢取原本漠不关心的日本民众的支持,确保从多疑的政府中争取更多资源。今年4月,立川敬二宣布“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25目标”,旨在将该机构改头换面,并建立载人航天计划。立川敬二表示,未来10年该机构会致力研究探月计划的可行性,并评估日本是否应发展载人航天计划。他指出过程需时,期望最终于2015年获得日本政府通过。他承认中国最近的航天成果,是刺激日本积极发展其航天事业的强大动力,他说:“中国在这回合领先我们一局,是1比0。我们已充分意识到我们的太空发展计划必须要包括载人太空船。”
日太空人靠美发射升空
现时日本已经有自己的载人计划,可离不开美国的支持。8名在美国太空总署受训的日本太空人中,5名曾乘穿梭机升空(包括今年8月升空的“发现号”)。于东京东北的筑波宇宙中心,日本正耗资32.5亿美元(约252.1亿港元)装配“日本实验舱”,这个实验舱计划于2007年由美国的穿梭机送上太空,并装配到国际空间站上,届时每次可有3名日本太空人在其中生活3至6个月,除了进行各种太空实验,更能让日本多了解如何在太空舒适地生活。
中国一直表明,太空计划纯粹是科学、经济及爱国行为,无意于军事利益。在去年年底于海南举行的科技会议上,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解释说:“探月计划将刺激高科技发展,我无法计算这一投资能带来多少回报。”
耗费巨大日政府料不支持
而日本对太空计划的态度却矛盾重重。不知道是否因为其经济强国的地位受到长期及痛苦的打击后民族自信受损,还是出于成熟及理性的思考:不愿被拖入这种浪费的、最终毫无意义的竞赛中。很多日本人质疑,扩张太空计划带来的科技与经济好处是否值得所冒的风险及巨额开支。日本《航空周刊》记者关川说,“2025计划”每年要花掉25-28亿美元(约195-218亿港元),而目前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预算是18亿美元(约140亿港元)。他认为目前无意太空计划的政府不会支持增加预算。
《时代》周刊对比中日航天成就
发布日期: 2008-09-20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