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特别能吃苦”是永葆时代本色的工作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攻坚克难奋斗史。面对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技术限制,载人航天战线发扬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甘于吃苦的精神,砥砺奋进、苦干实干,创造了载人航天事业发发成功、连战连捷的伟大成就。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具有跨时代促进作用的重大政治工程和战略工程,已经成为展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特别能战斗”是直面风险挑战的内在品质。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载人航天工程作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的标志性工程,承载着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民族自信的重要使命。载人航天事业是伴随着与风险和挑战作斗争而发展壮大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生动诠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坚持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敢于攻坚克难,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特别能攻关”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制胜内核。历史和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之所以能够在封锁打压下取得彪炳史册的业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自主创新之路,关键是一代代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独立自主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必须勇立科技创新的时代潮头,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原创性成果,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特别能奉献”是践行使命担当的精神信仰。老一辈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树起了奉献报国的历史丰碑。载人航天战线传承航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年华。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必须不断厚植“特别能奉献”的时代底色,深刻把握其中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价值取向,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于无声处听惊雷”、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近30年来,在载人航天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完成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建成太空实验室,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赋予其契合时代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新时代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空间技术已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和使用,将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外空探索作出更多“中国贡献”,提供更优“中国方案”。新时代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加快探索多国合作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发展机制,打通载人深空探测国际合作发展路径,开展大规模多领域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推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