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仅仅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和掌握飞行程序,即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而且要养成习惯,做到非常熟练。飞行程序包括从发射前航天员进舱一直到返回着陆全过程的飞行安排和事件。通常将飞行时段划分为待发段、上升段、轨道运行段和返回段。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主要包括正常飞行程序训练、应急飞行程序训练、故障识别与处理训练、逃逸救生程序训练、全程序任务模拟训练等。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航天员熟练掌握载人航天飞行各阶段的飞行程序,包括正常飞行和应急飞行程序,熟悉和体验飞行环境、过程、操作和轨道生活制度,培养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正确识别、判断和处理故障的能力,包括对应急情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此外,飞行程序训练是以乘组的形式进行的,它对培养、提高飞行乘组以及乘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同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模拟器是飞行程序训练的主要设备,它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与真实的航天器相同,能够模拟航天器飞行时的视景、振动、噪声效果,运动基模拟器还可以模拟运动效果,因此,在模拟器上进行训练,可以使航天员熟悉和体验飞行环境和过程(图2-14)。
图2-14 固定基全任务飞行训练模拟器
航天飞行中的应急状态一般有压力应急、温度应急、火灾应急和航天员医学应急,当这些应急情况出现时,意味着航天员必须提前结束任务返回。对这些应急状态应采取何种对策和措施是早有预案的,并制定了相应的飞行程序,一般称之为应急飞行程序。通过应急飞行程序训练,航天员能熟练掌握应急状态的识别、判断和处理技能,以及应急返回的飞行程序。
利用模拟器进行故障训练,是为了培养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识别、判断和处理故障的能力。在训练中,教员可以设置任何故障,然后观察航天员的反应和操作情况。如在发射前1分钟设置发动机故障,发射前2分钟出现电路故障等,不一而足。总之,所有能设想出的故障,都要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直至他们对事故的反应成为本能,像呼吸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