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站点地图
快讯:

体液丢失与体液分布变化

2012-06-07 20:04:34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占体重的60%以上。科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让动物被动绝食,但准其饮水,使其体内的脂肪和糖类全部耗完,蛋白质消耗一半,但动物并不会死亡;但如果不给动物饮水,动物体内的水分减少10%,就会产生病变;减少20%,就会有生命危险。

  (1)体重变轻了——体液丢失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匹配协调十分精细奇妙,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摄入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几乎相等,这就是生理学上所说的水平衡。人体内的水和其中多种电解质的平衡,是维持生命和各种组织脏器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内存在特定的机构,用以调节各种功能作用。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这种调节机构立刻发挥作用,调节相应的功能变化,出现代偿性反应。如果代偿性反应失效的话,水和电解质平衡就会发生紊乱,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航天飞行后的体检中发现,绝大多数航天员的体重减轻了2~3公斤。航天医学研究证明,体重减轻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水分丧失,其次是肌肉萎缩。航天员进入失重环境后,人体水分就会迅速丧失,1~2天内可达1.0~1.4升,然后保持相对稳定。许多航天员进入太空后感到口渴减少,不想喝水,同时感到尿频、尿多。一方面水的摄入量减少,另一方面排尿增多,体内的水分也就丧失了。人体水分的丧失可造成航天员重力场立位耐力下降,再加上失重引起的心血管调节功能失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站立都很困难,很多时候是躺着被人抬出舱。

  (2)脸变大了——体液头向分布

  在地球上,流体静压对人体内的血液分布、血液流动和整个血液循环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流体静压消失会引起血液和体液头向分布。进入太空后,人体内的血液和其他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结果使人体内的流体静压作用消失。在太空中,航天员可以明显感觉到体液在体内的重新分布,表现为脸变胖,巩膜、鼻和口腔黏膜充血,眼窝浮肿,头和颈部静脉扩张,腿围径变小。这种感觉在飞行初期的24小时最为明显,之后逐渐减弱。

 
(责任编辑:杨帅)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邮箱登录 | 网站声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主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