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锻炼设施 2012-06-07 19:00:40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经典格言用于太空飞行中的航天员身上,显得格外贴切。 如前所述,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会出现体液头向转移、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变化。为了减少飞行中的身体变化,保持飞行和返回时的身体状态,在太空中开展锻炼,是载人航天活动伊始就受到充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早期的载人航天飞行中,由于座舱容积小,飞行时间短,任务重,航天员只能进行拉力器之类的运动,每天运动半小时。随着飞行时间不断延长,载人航天器座舱环境明显改善,座舱内配置了各种锻炼设备,航天员在太空锻炼的时间、次数,都有了很大提高,锻炼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飞行18天的联盟9号飞船,只要求航天员每天锻炼2次,每次1小时,主要进行自行车功量计运动。飞行24天的联盟11号飞船,航天员锻炼时间延长至每天2.5小时,并增加了跑台运动。1975年后,苏联航天计划要求航天员每天在太空中进行3次共2.5小时的锻炼。美国航天员在飞行中的锻炼时间虽然少于苏联,但也是逐渐增加的。天空实验室3次乘组飞行中,航天员的运动时间从每天0.5小时,增加到后来的每天1小时和1.5小时。 总的看来,随着载人航天飞行时间的延长,对航天员在太空中锻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天员在太空中使用的锻炼设施功能日益完备,并且充满了“太空飞行”的特点。 (1)拉力器 拉力器是早期载人航天飞行经常采用的一种锻炼方法,主要锻炼手、躯干和腹部的肌肉,可有效预防一些肌肉群的萎缩和力量减弱,维持部分肌肉群的强度,但对人进行整体调节的效果较小。 (2)自行车功量计 自行车功量计是一种类似自行车的装置。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都采用这种设施进行锻炼,是长期飞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锻炼设施。航天员在自行车功量计上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与飞行时间有关,一般每天锻炼1.5~2小时,运动量为每千克体重31~71瓦/分。 (3)跑台 无论是国际空间站上,还是苏联/俄罗斯的空间站上,都装备有跑台设备。太空飞行中,航天员利用弹性束带固定在跑台上,并承受一定的压力。由于有力施加在航天员身上,当航天员在跑台上静立、行走、跑跳时,可以锻炼骨骼肌,并不断压迫骨骼,刺激骨组织的重建。 跑台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运动量较大,对心血管、骨骼、肌肉系统都是一种很好的刺激,可减慢抗重力肌萎缩,并可促使神经-肌肉功能的协调,提高运动协调性,减轻返回后行走的困难,所以它是当前长期载人航天最有效的一种锻炼方法。 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中,航天员利用跑台进行锻炼时,施加在身体上的压力相当于1.1g。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上,跑台弹性束带施加在航天员身体上的压力相当于0.62g。 (4)企鹅服 企鹅服是苏联航天员装备的一种专用的弹性服装,用于在太空中锻炼肌肉力量。企鹅服内排列了多层橡皮条,当航天员肌肉松弛时,可牵拉前臂到胸部,牵拉膝到下腭,使人处于一种类似“胎儿”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航天员为了完成飞行中的各种运动和操作,必须不断克服企鹅服的弹力作用,从而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苏联曾有航天员在175天和185天的太空飞行中,除了睡眠外,都穿着企鹅服,每天大约穿着12~16小时,为飞行中的身体防护和肌肉锻炼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下体负压装置和下体负压裤 在太空飞行的不同阶段,对人体下身施加不同时长、不同水平的负压,可以达到不同的锻炼效果。飞行初期进行下体负压锻炼,可以防止体液重新分布,减轻头部充血;飞行中期进行下体负压锻炼,可以评价心血管功能状态;飞行末期进行下体负压锻炼,可以减轻返回地面后的立位耐力下降,并可预测返回后立位耐力下降的程度,为航天员的医监医保提供信息。 美俄航天员在长期太空飞行中,都使用了下体负压锻炼方法。苏联航天员在175天和185天的太空飞行中,从返回地面前3个星期就开始下体负压锻炼,每天锻炼20分钟,施加的负压值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返回地球前两天,增加到每天50分钟,同时饮用300毫升盐水。 下体负压锻炼可利用下体负压装置或下体负压裤进行。下体负压装置又叫下体负压筒,是一种圆形筒状结构,通过抽气泵抽气,可以使筒内保持不同的负压。锻炼时人的下身在筒内,腰部用密闭圈密封,使圆筒不漏气。下体负压裤是一种带有微型泵的装置,裤子像手风琴一样,由不透气的纺织品制成,中间有环形的支持物,以防抽气时内陷。航天员在飞行中穿着下体负压裤时,会产生类似地面站立的感觉,并可自由活动和工作。与下体负压筒相比较,下体负压裤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6)其他锻炼设施 在载人航天飞行中,工程专家还为航天员设计了其他一些锻炼和防护设施,包括抗荷服、大腿套带、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等,以达到综合锻炼和防护的目的。例如,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可以补偿太空飞行中肌肉活动的不足,减轻失重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运动后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利于增强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在飞行中,如果神经肌肉电刺激与下体负压锻炼结合使用,可以提高下体负压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美国航空航天局还研制出了一种振动及蹲举式举重台,举重台一方面可以产生振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在轨蹲举式举重运动。这些运动对航天员下肢骨骼和肌肉会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责任编辑:杨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