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雄心 逐梦天宫——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砥砺奋进的五年
发布日期:2017-09-25 字体【

9月22日18时左右,天舟一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至此,工程第二步任务全部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阔步迈进“空间站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之下,中国载人航天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相继取得了神舟十号应用性首飞、长征七号新型火箭首飞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稳定运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中期驻留、天舟一号推进剂顺利补加的巨大成就,走过了不平凡的辉煌五年。

图1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雄心和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


梦想召唤再出征,五战五捷续写新辉煌

时间转回到2012年金秋,民族复兴的时代号角响彻中华大地,万象更新的中国处处涌动着追梦圆梦的磅礴力量。

此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立项实施第二十年。1992年以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短短二十年,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和质疑冷嘲下,我国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一举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千年梦想一朝圆,从零开始再出发。志存高远的中国航天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酣睡,扬起民族复兴的风帆向着太空进军。

心中有梦,航天人时刻准备出征

“在你们即将出征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你们壮行。”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希望重托,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倍感振奋。

此时,作为神舟十号任务的乘组指令长,聂海胜曾执行过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拥有“英雄航天员”称号和少将军衔,面对再次飞天,他坚定地说,“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只要任务需要,就当义无反顾”。为祖国出征,这是航天人的至高荣耀。

图2: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他们驾乘神舟十号一飞冲天,在太空完成1次自动、1次手控交会对接,开展太空授课,以及大量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图3:2013年6月11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在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实时测控任务。

15天后,飞船安全返回。张晓光出舱后第一句话是“我们是追梦的人,也是圆梦的人。”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为这15天,他整整准备了15年。他深深明白,飞天不仅是他个人的梦,而是数以万计航天人乃至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

图4: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圆满完成标志着工程“第二步”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接续筑梦,航天人不惧任何挑战。

201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六十周年之际,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拉开了大幕。

此时,载人航天工程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任务周期,过去几年一次任务,如今不到一年内要连续执行四次任务;航天人还将面对“四新叠加”的重大挑战,考核新研火箭、发射新型飞船、启用新建发射场、适应新的体制……

为此,改变过去一次任务成立一个总指挥部的惯例,而是统筹组织空间实验室阶段四次任务,实现任务总指挥部“一次成立、连续运行”,并明确提出“成功首飞、稳定运行、健康驻留、安全返回、顺利补加、成果丰硕”的总体目标;按照“扁平高效”原则压减层级、理顺关系,设立任务指挥所、技术组、新闻宣传领导小组等机构,任务期间成立联合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归口管理,确保协同动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方案预案,加强与中央、国家和军委机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密切联动防控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舆论风险……

6月22日上午,长征七号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消息一经公布,游客纷纷涌向海南,淡季的文昌机票一时间“洛阳纸贵”。

航天人的清醒与民众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发射场首次采用“新三垂一远”测发模式,攻克了“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带来的一系列难关,5大分系统进行百余项测试检查;长征七号首次使用全液氧煤油“绿色”推进剂,仅初样研制便完成32项关键技术攻关和289项大型地面试验;飞船、测控通信、着陆场等系统和配套单位都进行了大量创新和改造……

从总指挥部到一线班组,从生产车间到发射阵地,从各大系统到配套单位,从参研参试人员到应急搜救部队,大家心怀一个信念:成功压倒一切、团结重于一切、质量关乎一切!

图5:2016年6月25日晚,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6月25日20时,万众瞩目之下,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烈焰中腾空而起,历时9年建设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向全世界揭开神秘面纱,航天人用首战首胜为党的95岁生日献上厚礼。

勇于追梦,航天人成功彰显自信。

“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新闻发言人一言甫出,很快引发热议,“宣布发射时间精确到分,充分彰显中国自信。”

中秋月夜,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中国人望着月亮、品着月饼深情注视中,于22时04分精准发射、成功入轨!

9月,世界航天密布阴霾,美国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台爆炸、国内某型火箭发射遭遇挫折。此刻,神舟十一号发射已进入临战阶段。

图6: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从问天阁出发,准备出征太空 。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航天人的底线。总指挥部迅速作出部署,在工程全线开展“抓质量、保成功”专项行动,严格对照“双想复查”“技术和管理双归零”“三精心、两确保”“防麻痹、防松懈、防浮躁、防‘三误’”等,深入举一反三、严细排查隐患。经过“三堂会审”、反复论证,总指挥部果断决策,如期发射!

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再次宣布精确到分的发射时间!

图7: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10月17日7时30分,华夏儿女吃着早点、看着电视,亲眼见证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用连战连捷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自信和中国力量。

欣闻发射成功,习总书记在印度果阿专程发来贺电,勉励大家,“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10月19日6时32分,景海鹏、陈冬顺利进驻天宫二号。

图8:11月9日16时25分,习总书记亲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与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

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成功分离,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

图9:11月18日,圆满完成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出舱。

11月18日13时59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景海鹏、陈冬安全出舱,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轨飞行期间,景海鹏和陈冬完成多个“首次”:首次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首次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首次在轨收看新闻联播,首次以新华社特约记者名义播发“太空日记”,首次天地互动打乒乓球,等等。正如,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在太空,航天员的每个“首次”,都意味国家在某个或者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3天!景海鹏、陈冬刷新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至此,中国先后把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成功率100%。景海鹏更是成为我国首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几组简单数字背后凝聚的是无数追梦人的心血和汗水,彰显的是这一国家工程的神圣和荣光。

收官圆梦,航天人再踏新的征程。


图10: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成功;22日,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迎来太空“快递小哥”的访问;27日,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加油”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的国家;6月15日“太空加油”再次获得成功;随后,天舟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开启为期3个月的独立飞行;不久前,又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和第三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

图11: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作为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标志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

短短一年,密集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四次重大任务,考核绿色、无毒、低污染的新型火箭,启用生态、环保、开放的新发射场,建造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实现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中期驻留,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发射密度之高、试验任务之重、前后跨度之长、风险挑战之大、质量要求之严,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前所未有。

图12: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弹指一挥间,多少辉煌时刻、多少攻关日夜,多少幸福泪水、多少辛勤汗滴,这一刻都化作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航天人来不及庆功,已经背上行装准备出发。

因为,建造中国空间站的梦想就在眼前。

厚积薄发大发展,硕果累累迈进新时代

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过去,曾经有人质疑载人航天投入大、产出小,甚至诋毁说“这是劳民伤财”。作为百年大计、千年工程,就如同高铁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一样,不可能“春天刚种树、秋天就挂果”,急功近利只会一事无成。

通过二十多年“育苗”“种树”,伴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开启,工程正式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也就是说“大树”该结“果子”了。

有人讲,载人航天,顶天立地。顶天,托举民族复兴、支撑国家崛起、助力内政外交;立地,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载人航天高大上的外表之内有一颗“接地气”的心。

图13:2013年6月20日10时许,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13年6月20日10时,一场电视直播刷新央视收视纪录,既不是世界杯、也不是奥运会,而是一堂来自太空的科普课。

图14:2013年6月20日10时许,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水膜实验、单摆运动、陀螺运动……通过“太空老师”王亚平的生动讲解和亲手展示,遥远太空的奥秘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眼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

图15:2013年6月20日10时许,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北京市黄城根小学生雷安楫在观后感中写道,“这堂课真是生动有趣,让我看到这么多在地球上看不到的实验。”

严格来讲,王亚平上课的天宫一号还只是目标飞行器,“孪生兄弟”天宫二号才是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太空中特有的微重力环境是地面难以实现的,这是大国竞相抢占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力发展空间科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图16:航天成果—太空蔬菜(资料图)

航天人搭台、科学家唱戏、老百姓受益。天宫二号入轨以来,先后进行6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丰硕成果。

图17:空间冷原子钟(资料图)

天宫二号搭载的14个应用载荷中,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达到10的负16次方秒量级的超高精度,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误差,投入实用后将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精度;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等成果转化应用后,将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大气海洋环境观测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准确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服务。

图18:航天成果—太空邮袋(资料图)

神舟十一号搭载的医学试验样本、特色农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港学生的3项科技创新项目等,都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天舟一号上安排的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研究等科学实验项目,成果可以应用与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人类生殖以及骨质流失的预防和干预等方面。

……

载人航天的“红利”,不仅限于搭载项目本身。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载人航天工程涵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据统计,工程全线取得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推进我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2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投入产出比在1:10到1:12之间。

图19:航天成果—太空材料(资料图)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脱水蔬菜、果珍等生活用品都曾是为航天员量身定制,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已成功用于煤矿事故救援,航天医学研究成果用于治疗老年人骨密度降低等疾病,来自太空育种的蔬菜瓜果已进入寻常人家的餐桌……

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成为助力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地位的一张重要名片。

早在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开局起步之际,便在“三步走”战略中明确提出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在当时,国内外舆论质疑之声有之、诋毁之声有之、讥讽之声也有之。时至今日,除美俄外还没有哪个国家独立建造出空间站,即便“一超独大”的美国也难以独力支撑空间站的运营。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想搞空间站?

一些国家更是处心积虑对我严密封锁禁运,企图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空间站“俱乐部”之外。

众所周知,太空之上有一个由16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在一长串参与国家名单里,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却没有中国。当年,中国也曾希望参与其中,但因种种原因,合作大门最终没向中国敞开,现实倒逼中国坚定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图20: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开幕。

事实再次证明,有实力才有地位、才有话语权。按计划,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将建造完毕,届时国际空间站可能到龄退役,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中国空间站可能是太空之中的独一家。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航天强国纷纷伸来合作的“橄榄枝”。

五年来,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开展的国际合作陆续展开——

建立中俄载人航天合作联委会机制,开展大量合作项目。

图21:我国成功组织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

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举办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并签订框架协议,将面向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实验平台,提供航天员选拔训练和飞行机会。

与欧空局、意大利签订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合作框架协议。

与欧空局成员国家共同研制世界首台高灵敏度伽玛暴偏振探测仪,由天宫二号搭载进入太空。

与法国在神舟十一号上联合开展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

中国航天员中心向欧洲航天员中心提供训练支持,选派航天员叶光富赴意大利参加洞穴训练,中欧航天员进行联合海上搜救训练。

天舟一号任务期间,联合国外空司司长及6个国家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应邀来华参观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设施,并在文昌现场观摩天舟一号发射。

图22:我国成功组织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

2016年10月24日,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生日晚宴”上,享用了欧空局提供的蛋糕。不久后,在国际空间站上,欧洲航天员托马o佩斯凯也有幸吃上来自中国的太空美食。

……

“中国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在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实施之际,习总书记鲜明传递了和平利用太空的一贯立场和愿与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鲜明态度。

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成果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是福音,而不是威胁。

航天报国、强国可期。时至今日,载人航天这一积蓄巨大势能的国家战略工程,造福全人类的巨大动能已经奔涌而出,二十五载厚积薄发、一朝发力势不可挡。


不忘初心传薪火,再走大漠开启新篇章

隆冬的戈壁滩,呵气成霜。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发祥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涌动着滚滚暖流。

图23:2013年2月2日,习总书记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

2013年2月2日,习总书记来到这里,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向共和国的功臣们表示敬意,并勉励航天人,要把“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代传下去,使之成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图24: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初期的情景。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40多位航天英烈,平均年龄仅27岁。每次中国航天员出征前都会来到这里祭奠,因为,“大漠军阵”埋藏着中国航天人的“根”和“魂”。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航天人执着守望他们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密码。

图25: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这精神密码,就在举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里……

载人航天,“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据统计,直接参与研制的研究所、基地一级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仅航天员搜救一项便涉及外交、交通等多个部门,以及五大战区和陆海空等军种部队,上万人参与其中。

“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像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有感触。

比利时空间信息中心资深研究员泰奥o皮拉尔认为,“中国发展航天的一大优势在于,中国人信心坚定,能做到齐心协力。”

大协作,并不意味“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配置;“一盘棋”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问题共同商讨、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图26: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专家李恒年和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正在交流。

一人飞天凝结万人心血。十四大系统、数千单位、十万大军,中国载人航天走到今天,可以说是调动千军万马、历经千辛万苦、攻克千难万险、造福千家万户、功铸千秋万代。无论一线二线、前方后方、军队地方,之所以甘为惊天动地之事、甘受“十年磨剑”之苦、甘做隐姓埋名之人,只为托举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舟。

这精神密码,就在求实创新的不懈追求里……

载人航天,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重于泰山。因为“载人”,必须“严而更严、慎而更慎、细而更细、实而更实”,把质量当作事业生命,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使每次发射试验都做到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敢于担当的航天人从不避讳失败,从600多年前,中华飞天始祖万户踏上慷慨悲壮的飞天之旅开始,航天人就深深明白,这是一项不断挑战极限、不断挑战不可能的伟大事业;也因如此,他们对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着比他人更加深刻独到的理解。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下次任务永远不会是上次任务的简单重复”“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每句话都蕴含着刻骨铭心的故事,每个字都烙印在航天人的血脉之中。

“航天员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在三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心中,飞天要不留遗憾。

科学不容冒进,速度不是唯一。对关键技术反复验证,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质量锱铢必较,对管理细致入微……航天人的“归零”原则与经过挫折淬炼的严实作风,高高托举起一次次成功。正是这尊重科学、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为每次飞行默默护航。

这精神密码,就在爱国奉献的动人乐章里……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当年十万大军从朝鲜战场直接开进大漠戈壁的豪情壮志,至今让人肃然起敬。当今世界翻天剧变,但航天人的底色和情怀始终不变。

在航天战线,只有革命分工不同,没有岗位贵贱之分。每一个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让人感动。

图27:周湘虎检查回转平台轨道质量。

周湘虎,发射场普通一员,在参与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时,因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4。“眼睛可以失明,但追梦的脚步不能迷失方向。”周湘虎手术后重返工地,和战友们一起搭建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航天人的担当。

图28:移动的“海上科学城” 远望七号远洋测量船。

在远望船队有个奇特现象,远望人的孩子通常是“扎堆”出生,经常“撞生日”。因为,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远望人一年365天一半以上在大洋上,出海间隙就成了孕育后代的难得“窗口”。“十年修得同船渡、儿女相约同日生。”远望人的大爱温暖海天。

在火箭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任设计师刘站国几乎将生命献给他钟爱的事业。其间,他曾三次住进ICU病房,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病榻上,他满脑子装的都是发动机研制技术细节和试验参数,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投身研制一线,让发动机托举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飞天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

图29:远望七号远洋测量船测控大厅。

成功幕后,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功勋测绘导航队,组建30年来,参加700余次重大航天测绘任务,跑遍我国4大发射场、7艘远洋测量船和百余个测控站点,足迹遍布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程达200余万公里。近年来,面对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他们曾经连续117天在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他们的话说,“选择‘四海为家’,只为让航天员安全回家”。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紧紧相连,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这就是中国航天人创造非凡业绩的动力之源。

图30: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测控站正在进行“嫦娥”任务动员宣誓。

这精神密码,就在朝气蓬勃的人才方阵里……

有人说,航天是朝阳产业,航天人永远年轻。几十年前,正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大西北戈壁大漠之中搞出“两弹一星”;几十年后,又一群年轻人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

图31: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

如今,在发射场、实验室、生产车间、指挥大厅,80后、90后已成中坚力量,45岁以下担任各系统主任设计师以上的技术骨干已经超过80%,队伍平均年龄仅30多岁。在愈发密集的载人航天任务历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航天人,正在为实现新的突破积蓄强大力量。他们像自己的前辈一样,不计得失、埋头苦干,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心中最神圣的事业。

“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习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对航天精神的传承寄予厚望。

图32: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带领我国首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我国首位飞天的女航天员刘洋等9名航天员在国旗下重温入队誓词。

:

图33:孩子们参观发射场,手工制作火箭模型。

少年强则中国强,载人航天的明天掌握在青少年的手中。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下,神州大地处处涌动航天热:中学生动手研制卫星,孩子们亲自动手组装火箭模型,航天体验馆人潮涌动,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向往投身航天……

伟大事业,在汇聚力量中不断壮大,在薪火相传中跨越发展。

梦想召唤,使命催征。

中国,一个自信的世界航天强国,必将出屹立世界东方。(邹维荣 肖建军 邓孟)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社装备发展部分社
(责任编辑:周雁
分享到:
0
相关推荐